談及寬容的話題,我便會想起一句傳世名言“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這句話也算是對一個人的品格的衡量標準。
雖然這句話在三四歲時早已有所耳聞,但是我真正明白如何做到它卻已是在如今的歲月。
初二時,教我語文的李老師似乎就能完完全全地符合這一衡量標準。當我穿梭于辦公室間,總能看見她埋頭批改作業或者盯著電腦屏幕備課的身影,我們也能早早地收到她批完的語文作業。對于李老師的“嚴于律己”其實我們了解的并不多,而她的“寬以待人”,坐在課堂中的我們總能深刻地體會到。
在我的印象中,李老師在教我們的這一年中就從未生過氣,也從沒有對我們發過一次火。常常,李老師對我們的都是包容和理解。
記得初二時,我們班語文默寫可以算是到了不堪入目的程度,而且遠不及她教的另一個班級。語文課上,她進班帶著微笑跟我們講了兩個班默寫程度的差別,我們還未來得及自尋理由,她竟然自已為我們找了個借口:“你們這段時間大概都把精力花在物理和數學上了吧,我也理解你們,下次一定要在語文的背、默上多下功夫!”似乎,這就是她對我們的原諒和包容。
之后,語文課前的下課,總能看見許多捧著語文書或語文筆記的身影,或是獨自默背,或是相互抽背。
因為那次默寫自己默得還算可以,我也就沒有特別在意這句話,如過眼云煙般在腦海中消散了。可是現在想來,可能就是李老師對我們寬容的緣故,認真對待默寫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的默寫成績慢慢地提升起來。
從那時起,我便漸漸地理解了什么叫寬以待人、寬容又有哪些好處。或許寬以待人能換來別人對一件事情的更加重視,反而得到了更好的效果,
李老師對我們的寬容當然不僅僅是這一件事,依稀在印象中,我還記得初二下學期時,她在我們班上了一節公開課,講得是《晉祠》。周四下午,在學校的微格教室中的我們已掩飾不住自己的疲憊,上課時同學打哈欠等場景便被錄制在了視頻中。過了幾周后,李老師與我們閑談分享視頻中的“趣事”,以及她處理視頻時寫刪除理由的辛酸過程,這些都算是我們的表現給她造成的麻煩,但她絲毫沒有責備的意思,反倒是自嘲式地說自己平時太不關心我們聽課時的一舉一動。我們聽后自然有些不好意思,有的同學低下頭去,停頓許久之后,李老師卻說出了一句令人出乎意料的話:“謝謝大家!”當場,掌聲雷鳴般的響起。
或許,寬容還能換來他人的認可吧!我想,當然,寬容也同時能感動、打動別人!
雖然現在李老師已經不再教我們了,但是她帶給我們的那種精神卻被我們保存了下來,貯藏于心底。
在學校里,對朋友和同學的做出事情的小瑕疵給予諒解和包容,不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計較;對老師在作業上或試卷上批改錯誤不在無味地頂真,老師們都很忙碌,小失誤總是難以避免的,就像李老師原諒了我們那些不近如人意的默寫一樣。在家里,父母或是長輩們的想法或做法有時會與我們有所沖突,也許那是因為不同生活環境和處于不同時代所造成,我們以一顆寬容之心,換一種思維,也許就能化解這樣的矛盾......
或許,寬以待人的結果是出人意料的,寬容的果實總是別樣的甜!
指導教師 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