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早上好:
我是初一(6)班的張豐安,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感恩說出來做出來。
一個人從小到大,受到過的幫助和恩情實在是太多了。父母將我們養(yǎng)育成人,老師為我們授業(yè)解惑,朋友幫助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這一份份恩情,我們應當好好回報。縱觀上下五千年,一個又一個感恩的故事為人們所世世代代地傳頌。古有黃香溫席,感恩父母;近有毛主席尊師、報師恩,“你過去是我的老師,現(xiàn)在是我的老師,將來也是我的老師”。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和事業(yè)成功,是離不開別人幫助的。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是古人的美德和傳統(tǒng),也是我們一筆寶貴的財富。
不知同學們可曾記得上周四我們剛剛度過了一個很重要的節(jié)日——感恩節(jié)。而今天,我也有一個關于感恩節(jié)的小故事要和大家分享。多年前的一個感恩節(jié),一個貧困的家庭正在為沒有足夠的錢來過節(jié)而哀傷。沉重的敲門聲在耳邊響起,男孩前去應門,一個高大的男人赫然出現(xiàn)在眼前,他穿著一身皺巴巴的衣服,滿臉的笑容。這個男人手提著—個大籃子,里頭滿是各種能想到的過節(jié)的東西:一只火雞、塞在里面的配料、厚餅、甜薯以及各式罐頭等,全是感恩節(jié)大餐不可缺少的。一家人愣住了,門口的那人隨之開口道:“這份東西是一位知道你們有需要的人要我送來的,他希望你們曉得還是有人在關懷和愛你們的。”起初,這個家庭中作爸爸的還極力推辭,不肯接受這份禮物,可是那人卻這么說:“得了,我也只不過是個跑腿的。”帶著微笑,他把籃子擱在小男孩的臂彎里轉身離去,身后飄來了這句話:“感恩節(jié)快樂!”
就在這一刻,小男孩的生命從此就不一樣了。雖然只是那么小的一個關懷,卻讓他曉得人生始終存在希望,隨時有人,即便是個“陌生人”,也在關懷著他們。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油然生起一股感恩之情,他發(fā)誓日后也要以同樣的方式去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到了18歲時,他終于有能力來實現(xiàn)當年的許諾。雖然收入還是很微薄,但在感恩節(jié)那天他還是買了不少食物,不是為了他自己過節(jié),而是去送給兩戶極需要幫助的家庭。他穿著一條破舊的牛仔褲和一件T恤,假裝是個送貨員,開著自己那輛已經(jīng)快報廢的車親自去送。他給這兩戶快要斷炊的家庭送去了感恩節(jié)的厚禮,也送去了一籃沉甸甸的希望。
這個當年的小男孩,把自己埋藏于心多年的,對那位“陌生人”的感恩化為了行動,他給素不相識的另外兩個家庭帶去了希望,播撒下了溫暖的種子。但如果這個男孩并沒有把自己的感恩之情化為行動,那么,在那個寒冷的夜晚,那兩戶貧困的家庭會如何度過呢?一個人的一念之差,通常會改變許多東西。對于他人的感恩之情通常也是如此。一杯熱茶,一聲關懷,讓我們把感恩說出來做出來,讓幫助過你的人感受到你的感恩吧!可別小看這一份小小的感恩之情,它帶給世界的,可是一份別樣的溫暖。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