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我校第二課堂新增《上海鄉土歷史》和《歷史風云人物》兩門課程,近期這兩門課程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元代棉紡織家黃道婆,我們得知歷史上黃道婆的家鄉正是今天的華涇鎮東灣村一帶。徐匯區東灣村黃道婆墓、植物園的黃母祠、南市的先棉祠街華涇公園紀念壁、上海中學先棉堂都是為了紀念黃道婆設立的。,于是在老師的精心策劃下,有58位同學積極參與了本次外出考察活動。
進入黃道婆紀念館首先看到今人為其修建的墓碑,踏進院內映入眼簾的是黃道婆石像,兩側門柱上寫著“兩手織就云裳,一梭穿行宇宙”的對聯,橫批是周谷城老先生寫的“衣被天下”。紀念館設三個展館,主展廳展示黃道婆的生平事跡以及她對我國紡織事業作出的歷史功績。從參觀中我進一步了解了黃道婆的貢獻:她出生于松江府烏泥涇鎮(今華涇鎮),年輕時流落在崖州(今海南省),從黎族人民那里學會了制造紡織工具和織布技術,并于1295年至1296年間返回故鄉。她不但將制棉經驗傳授給別人,而且不斷地改良軋花車、紡車等紡織工具以及織造、配花、織花等技術,促使松江一帶棉紡業繁榮發展,對我國當時植棉和紡織業發展起了很大推動作用。
其他兩個展廳分別展示不同時期的紡織工具和棉紡織品。紡織工具展廳里,彈花機、紡紗機、織布機樣式各異,共有30多臺(件)。在棉紡織品展廳里,各種花色的棉土布、藍印花布、棉織衣褲、圍裙肚兜、床單被套等物件,其中不少是明清時期保留下來的珍品。
本次參觀活動并不是簡單的走馬觀花,老師事先布置了任務,本次活動分7個主題,每位同學參與其中1個:
1、 棉花的歷史(全面深入地展示棉花與人的關系)
2、 黃道婆紡織技術原理(核心技術:三錠紡紗)
3、 運用黃道婆紡織技術織出的不同布匹
4、 黃道婆紀念館平面圖以及未來五年發展規劃建議
5、 黃道婆與上海世博會
6、 與黃道婆有關的建筑與地名
7、 全校問卷調查數據文字報告,并做成柱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