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五,12月18日,在多功能廳舉行了我們初二年級辯論賽決賽。前兩輪決出的兩個班級初二四班和初二八班將正面對壘。隨著主席何澤寧的聲音響起,辯論賽決賽拉開帷幕。這場辯論賽,正方初二八班辯題是"高分是高能的體現"反方初二四班辯題則是"高分不是高能的體現"
初二八班先提出了觀點,提出陳堯咨善射與李廣善射卻不能比較,如果有分數----這種可靠的定量比較出現,就可以跨時空地更好地比較兩個人某一時刻某方面的能力。四班則是列舉了現在馬云開創商業帝國,但是他的數學成績卻極差,三次高考得了1分,19分,79分,最終進了一個三流大學。而那些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卻并非像馬云如此高能,盡管分高了,卻沒有馬云這么大的成就。
雙方有攻有守,一時難分高下,自由辯論環節,比賽白熱化。雙方辯友各出妙語,場下掌聲不斷。八班一辯徐致垚的兩次"請回答是與不是"與四班三辯徐一鳴的咄咄逼人針鋒相對。
在雙方激烈的自由辯論之后,就是四辯總結陳詞。雙方十分理智地總結了各自的發言。最終公布結果的時候到了。獲勝的是初二八班。大家把掌聲獻給勝者的同時也獻給每場比賽都到場的計時員----初二一班的張藝繽和初二七班的戴叢穎,同時也獻給每位為了辯論賽付出時間精力的人----之前被淘汰的各班辯手、三位評委以及年級組長沈敏老師。
17屆1班 胡煜騏
舞臺中央,燈光驟亮。
在主席的開場宣布聲中,辯論決賽正式拉開了帷幕。我們班級的四位辯手端坐在正方席位上,面前是反方初二四班的四位辯手。望著臺下黑壓壓的觀眾人群,不禁感慨萬千;從辯論賽第一輪毫無經驗的準備過程,到后來逐漸找到策略與方法的經歷又重現于心。
在兩個月前的初賽時,我們班級匆忙地決定了上場的四位辯手,我作為四辯慌慌張張地寫完了稿子,沒有再作任何其他的準備。這導致在正式比賽時,我們的表現很糟糕,曾經一度都不知道在說些什么。好在最后險勝,心有余悸的我們立刻開始了下一輪復賽的準備。
復賽由于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我們從一開始便制定了戰術目標:自由辯論時占據主動向對手提問,引誘他們回答,消耗對方時間。班內同學也很積極地召集了資源:我班一位女同學A的家長是他們所在區的冠軍辯論隊隊員,于是我們在周六的下午一起在學校集中,由A家長進行輔導。在眾多人的努力下,戰術運行的很成功——值得一提的是,對方在辯論中所提到的所有論點我們都準備到過,因此在辯論過程中我們也一直保持著鎮定。
進入決賽之后,我們四位選手更是如臨大敵。由于對手四班實力非常強勁,因此我們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所以,準備的過程也就更加小心謹慎了。在比賽前的一周里,只要是有午自修、自修課或是一些允許請假的副課,我們都抽出時間來,聚在一起討論。班內的同學們都對我們予以了巨大的期望,這使得我們更加立志要獲得勝利。
“現在請正方一辯做開場陳詞,時間三分鐘”,思緒飄回比賽場上,我方三位辯手輪流起身進行陳述;雖然分出勝負的關鍵在于自由辯論,不過開場的陳詞也是相當重要——隊友們沒有絲毫的懈怠,特別是我方三辯對于學校與社會現狀激情澎湃的陳詞相當震撼人心,讓臺下的觀眾全體熱烈鼓掌。
隨后到了自由辯論的環節,對方一上來就以快語速氣勢逼人,使得我們不由得有些慌亂;不過我們二辯非常冷靜地迅速做出了應答,其他人也迅速調整了狀態,牢記著“狹路相逢勇者勝”,在氣勢上絲毫不遜色于他們。接著,我們試圖辯駁對方對題目的理解,但令我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并未理睬我們的話,這使得我們有些自亂陣腳。但我一想到我們班同學的熱切盼望,便努力保持平靜,與對方周旋。既然在語速上比不過對方,那么就指出他們邏輯中的漏洞,說服評委使評委信服。
到了四辯總結陳詞的時候,雖然我有些緊張,但是仍思路清晰,完整地作了陳述,贏得了臺下同學的掌聲。
賽畢,宣布結果時,聽到“本場比賽的獲勝者是初二八班”這幾個字的時候,我心里頓時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動,過去的心路歷程都閃現在眼前,一時間恍惚沒回過神來。
“趕緊起立,鞠躬。”旁邊的隊友小聲地提醒我道。于是我們四個人全體起立,向著對方深深地鞠了一躬——以此紀念我們在比賽過程中付出的努力與汗水,以及對全體評委、對方辯友以及老師同學們的尊重。我想通過這次鍛煉,我得到了與付出相當的收獲,雖然我們四個辯手在這之前都毫無辯論經驗,也稱不上是有天賦之人,但是為了班級的榮譽,我們都努力做到了最好,也增強了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團結協作的精神。
17屆8班 崔雪
2015年12月18日,在校大禮堂里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賽,由我們初二(4)班對決初二(8)班,辯題是“高分是不是高能的體現”。場上左手邊是才華超眾的八班,作為正方,他們的論點是“高分就是高能”,而機智敏捷的四班就在右邊,理所當然的事反方的論點“高分未必高能”。
辯論賽主席的生動解說拉開了辯論賽的帷幕,首先是八班一辯的陳詞,他慷慨激昂的語調里,透露出的是滿滿的自信,先是從字面上解釋,強調了他們的論點,再列舉了名人的故事,最后還搬來了華育學生手冊當作強有力“武器”。面對對手的咄咄逼人,四班一辯選手面帶自信的微笑開始陳詞。雖說一辯小W是個女孩子,她委婉的聲音卻是那樣的鏗鏘有力,每個字都擲地有聲,陳述著己方的觀點。正方二辯瞪大了眼睛,豎起了耳朵,正逐字逐句的摳著反方一辯的每一個字眼。果不其然,他抓住一個與正方意見相左的觀點咬文嚼字起來,說得那樣振振有詞。反方二辯也不甘示弱,予以猛烈的回擊,就那樣針尖對麥芒,各自強調著己方的觀點。
雙方三辯妙語連珠、口若懸河地道出各自的論據后,迎來了最為精彩的環節——自由辯論。作為反方的四班選手小X可謂威風不已,一舉包攬了整個自由辯論環節的所有對答。 當正方辯友義正言辭地提出“陳景潤的哥特巴赫猜想——高分,他更是在各方面都有成就——高能”時,小W一陣見血地反駁道:“陳景潤的老師之所以當上其老師,一定是因為高分,可怎么卻未見他也因高能流傳千古呢!”聽得人不禁拍案叫絕,真可謂才思敏捷,滴水不漏,贏得了場上陣陣歡呼與喝彩!隨著雙方的你來我往,針鋒相對,將整個辯論賽推向了高潮。
不知不覺中,時間就流逝了,到了四辯的總結。我們四班的四辯小P平時是個文靜的女孩子,講話一直細聲細氣,可如今也是言語犀利,字字珠璣,指出對方的魚目混珠、混淆視聽,簡直是舌燦蓮花、滔滔不絕……
精彩的辯論賽讓大家感到難以抉擇,經過老師一番認真的評選,宣布正方八班為最后的勝利者。四班同學們略感遺憾,卻為四班的辯論團隊而驕傲,為她們的努力而喝彩,她們雖敗猶榮。 更為八班的勝利而高興,為他們雙方給我們帶來的精彩的辯論賽而感到由衷的感謝。
17屆4班 賈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