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文字,收獲真實
——上海市第29屆作文競賽獲獎感言
華育中學 17屆5班 吳晗天
很榮幸能獲得上海市作文競賽一等獎,對我來說實在是有些受寵若驚呢。
猶記得剛進初中時,自己的文章稚嫩而又淺顯,而班中更有不少文筆細膩優美的才女讓我只能自行慚愧。在漸漸的由后來日積月累的對語文的學習,或是經常跑圖書館借書看,亦或是上與文學修養有關的第二課堂都讓我逐漸在那字里行間的墨水印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位置,也努力地為自己開辟一塊新的小天地。在許多數不清的陰霾天中,我發現可以只用筆和紙為天空調和成自己喜愛的湛藍或濯滿瑰麗的彩霞;那些有意義的時刻,我能立即在鍵盤上敲打出當時的心情,從而使一個個文件夾變為古董珍品,多年之后拿出來撫摸玩賞,還能重拾當年的那番風味;在遇到令自己反感厭惡的俗事時,文字便從筆下噴涌而出,但愿自己那微不足道的話語能讓迷茫混沌之人稍有覺醒······
這條漫漫長路,索性有我至親至愛的朋友、父母和老師陪伴在旁。母親總是會指出那段時期我文章的風格改變和還留有的缺憾;老師會提出意見,讓我發掘素材背后的深刻意義;朋友則會贊賞,總說又有進步了呢。一時一刻的艱辛總是與點點滴滴的美好并存,那些感謝總是無法言說,我也從來沒法做到寫下這最真摯的情感,只因為任何描摹加工都顯得虛假了。
感謝有作文競賽這個平臺,讓每年的我們匯聚一堂,各有千秋的文字從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們筆下涓涓流淌,各抒己見,每次也都讓我領悟到更高的境界。
我想,寫作是我至今最愛的興趣。無論別人如何看待文字和文學,怎樣看待我寫的,我都會一如既往堅定不移走下去。再次謝謝所有給我幫助、肯定和陪伴的人。謝謝!
擁有一顆享受生活的禪心
——上海市第29屆作文競賽獲獎感言
18屆(2)班 孫菁羚
寫作對于我來說,是一種抒發對生活的感想的一種最最直接的方式。而平時的積累在于每天必備的功課,日記,它安頓著記憶,是最接近生活,最接地氣的一種寫作。它記錄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承載著當時當刻,你靈光一現的思想與感慨,在時隔一段時間后,再次翻閱,它將豐潤回憶中的情節,給記憶不斷上色,而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將在時隔多年后,引來自己更深一層的思考與見解。在日記本中,與自己無聲地對話,仿佛有兩個自己在進行思想的碰撞。寫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在這紛亂世間,人們都生活在紅塵之上,看似走得猶如仙境,其實心里空蕩蕩的,沒有一顆看破紅塵的心,腳永遠只能走的虛浮,在匆忙間,忙亂中,忘記了生活的本質,生命的深度。
而在你提筆寫作之時,你的靈魂會不由自主的帶領你的手觸摸人世間最本質,最核心的東西,你筆下的所有文字將會是你的小宇宙愿意展現的地方,用心去寫,讓筆下流淌的故事與評論鮮活明亮,又有生命力,它會在你放下筆停頓之時,給你帶來最單純的快樂與滿足。
寫作是一種挖掘,也是開發人們另一種視角與體驗的過程,眾所周知,寫作最講究的就是中心,在你不斷地完整你的文章時,你將不斷地思索,努力地挖掘那些平時你從不注意的細節。寫作是一場屬于自己的頭腦風暴。
但是,寫作也不能閉門造車,寫作包容萬象,也要求人們擁有一雙去看看精彩的大千世界的眼睛,擁有一雙愿意踏過不同坎坷道路的赤足,一雙披荊斬棘的有一股源源不斷的力量的手。我們要學會去接受書中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人眼中不同的世界,感受自己的思想隨著紙張的翻動,故事的情節,走一場西天取經之路。在一本書看畢時,靈魂已飄向遠方,什么都沒帶來,只帶來一顆沉甸甸的心,個中變化只有自己知道。
這次獲獎經歷來源于自己平時閱讀的積累,也來源生活的觀察,也感謝王老師能在備賽期間與我分享她平日里所寫的生活素材與感悟,讓我學會凡事換一個角度,讓我擁有一顆享受生活的禪心,給我的寫作帶來新的高度。
用真情寫真心
——上海市第29屆作文競賽獲獎感言
華育中學 17屆(3)班 陸心怡
首先,很榮幸能在本次作文競賽中獲獎,沒有辜負老師,家長們對我的期望。
作文源于生活,源于生活中對事,對情的感知。作文作文,作出文章的目的和本質是與他人分享,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寫出社會現象并闡述和描寫事物。要寫好一篇文章,首先要從觀察做起。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從而“以小見大”,觀察社會上的現象,從而通過現象看到本質,看見人間的真情。從自我的情感角度出發,并同時以他人的視角看待事物,就能盡可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當我們了解了人物的性格和事物的本質,我們的敘述就會變得更加生動,貼切并且符合實際。了解,揣摩情感,并在合適的時機寫下它們,才能讓你的作文富有真情實感,令人有所共鳴。
第二步,讀萬卷書。書中自有黃金屋,自然也有數不清的智慧與哲理。讀書的同時可以適當地關注書中字里行間的好詞好句,你就會發現語言文字的驚艷之處。當你發現一段振奮人心的文字,你可以去探尋它為何如此引人入勝的原因:語言,文字,情感,細節……凡是你覺得好的,你都可以去摘抄并且學習它。一本蕩氣回腸的小說也是如此。為何它的情節如此感人至深?為何它的語言如此生動貼切?書中種種皆可由我們學習。
第三步,付諸實踐。當擁有了足夠的題材和語言積累,落筆就不是難事了。作文也是一門精準的學科,它的“精準”就在于要把最貼切的詞準確地用在要描述的地方。比喻,擬人,通感等手法的靈活運用也是一篇好作文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用中心和內容筑起骨架,再將語言和文字以血肉般填充,作文才能有立意,并讓人耳目一新。
作文其實并不是難事。真的語言真的情,真的情感真的事,真的事件真的人,輔以感悟和體會,作文自會煥然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