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學期中,我參加了《三大宗教建筑》講座。在講座中,老師不但教會了我們歷史與宗教的發(fā)展,更結合了“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這三大宗教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思想與發(fā)展情況,詳細介紹了各種各樣具有宗教風格的特色。然我既學會了歷史,又在建筑的設計中陶醉,受益匪淺。這次講座讓我懂得了人類5000年的文化傳統(tǒng)是多么的深厚,更讓我為人民們巧奪天工的設計與不可思議的建造所折服,更讓我知道了在如今這個創(chuàng)新的年代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為人類文明添上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span>18168 陸兆延)
建議與意見:安排時間更合理些 伊斯蘭教沒有時間講的太少。(18168 陸兆延)
本周二我參加了《三大宗教建筑》講座,講座的老師為我們講述了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主要建筑以及建筑特色和建筑風格,為我們拓展了知識,使我們對三大宗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老師先向我們介紹了三大宗教的起源,隨后講了三大宗教建筑風格的變化,最后向我們介紹了最著名的寺廟、教堂以及清真寺,老師條理非常清楚,使我們能很快地聽懂。我認為這個講座不僅讓我們了解了有關的歷史、拓展了知識,更讓我們拓展了視野,這是這個講座最好的地方。(18173 鄭思捷 )
建議與意見:與其他講座不同的是,這個講座的老師講的過程中很少提問,也沒有獎品,這讓我們聽講座的興趣大大降低,并且有人寫作業(yè)老師也視而不顧,希望老師能在這些方面進行一些改進。(18173 鄭思捷 )
這一次的講座,主要講述了基督教的教堂、佛教的塔和寺廟以及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各自的特點與歷史。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佛教的法門寺了。法門寺原名阿育王寺,是唐朝時期的皇家寺院,藏有佛陀真身舍利一枚,玉制影骨三枚。甚至在法門寺地宮中,還發(fā)現(xiàn)了玄奘西行時所用的金錫杖,杖長1.96米。這次的講座中,老師講述得十分具體生動,同學們也很入迷。我從講座中了解了這些以前并不很了解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知識。(18166 蘇振宇)
意見和建議:希望能更深入一些,多一些與同學們的互動,比如提一些問題。希望學校的講座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趣?。?/span>18166 蘇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