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次講座老師講的十分生動,他給我們普及了許多我們以前不曾聽過的許多知識,帶我們從人類開始誕生之際開始理解“文明”和“文化”的區別,言辭犀利,期間還講述了許多我們沒有聽過的小故事,大大的拓寬了我有些狹窄的知識面,也由此可以看出老師的深厚功底和寬廣的知識面。不過唯一有些不足的就是老師講的內容與講座的題目不太相關,有一些離題,這可你說是有一些小小的遺憾。不過老師講的還是很生動有趣的,稱得上死一個很好的講座。(18111 肖冠怡)
建議與意見:可以在準備講座內容時注意以下材料的切題度,這樣講座會更好。(18111 肖冠怡)
聽了施老師的講座,我感受到了自己文化知識的薄弱。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文化的演變歷程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未曾思考過的這些問題,在這次的講座中有幸有了一定的了解。聽了這個講座我明白了我們不能做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讀書人, 我們要了解過去還要暢想未來預見未來。我們要去質疑去思考去批判,要會學善學,做一個會讀書的人,有豐富寬廣視野的人。這個講座提醒我反思自己該如何學習如何思考,無知的人是可笑的,我該去努力改進自己。(18118蔣佳弘)
建議與意見:希望能夠再次聆聽類似的講座。(18118蔣佳弘)
三月二十九日,我參加了施偉忠老師的“孝文化及其現代意義”講座,受益匪淺。首先,雖然主題是“孝文化及其現代意義”,但施偉忠老師卻講了不少顛覆我們長久以來“三觀”的知識。他直言不諱地指出很多現在教育的缺點,這種批判的思想是值得敬佩的。比如,很多語文老師都會說開頭空兩個字的段落為一(小)節,但這實際上是錯誤的,他違背了同一律。“節”是指一章節,總的來說“節”>“段”,所以開頭空兩個字的段落為一段。再比如分段時應該用“/”,分層時則用兩根斜杠。理由很簡單,“/”表示第一次分析,“//”表示第二次分析,以此類推。另外,老師也告訴我們學文科的都是管理者,學理科的都是勞動者,一語道破天機。所以,要想當領導,就必須學好文科。其實,現在教育是普遍比較死板的(不包括華育),它只教人們學習前人留下的知識,而不教孩子們去探索、去創新。所以,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意識到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我們自身的問題,努力改正,對生活中未知的東西要深入探索與研究。(18164 李嘉原)
建議與意見:老師講的東西雖好,但有些零散,可以系統一些。(18164 李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