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雨后的周末早晨,沐浴著春末夏初的暖風,我們19屆7班的小志愿者們來到了雙峰路上的楓林街道圖書館。
圖書館環境整潔,明亮,分為藏書館和閱覽室兩部分。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把里面的圖書分類整理并且擺放整齊。9點開始,在圖書館史老師的引導下,我們先學習了如何對圖書進行分類。史老師說,圖書是按照內容、形式、題材等知識分成幾個大類,如A表示馬列主義、毛鄧思想,B為哲學、宗教,C為社會科學,D為法律政治,E為軍事,F為經濟,G為文化、科學、教育……,然后每一大類下分許多小類,每一小類再分子小類……。史老師一口氣說了那么多,我們突然發現,原來藏書還不簡單呢。以前也知道圖書是分類保存的,當現在輪到自己去做這樣一件事時,還真得認真、仔細呢。
開工了,先整理藏書館,我們分組,二人一排書架,左右兩邊開工,我先把書架上倒著的、反著的、橫著放的那些書拿出來,根據圖書分類號,找到它應該在的位置。我先拿出的是一本大分類號為I1376的圖書,它旁邊都是A分類號的呀,很顯然放錯地方了。I是啥?I在哪?我一頭霧水了,忽然,我想起史老師說藏書架的側面有圖書分類標志,趕忙跑過去找,果然在第三排,我找到了分類號為I的文學類的書籍,把這本書完好歸隊了。好開心啊,找到了圖書收藏的規律,我后面整理的越來越熟悉,越來越快了。看到一起的延雨禪、黃逸周、何雪睿也由眉頭緊鎖轉到了喜笑顏開,肯定也是找到了圖書的分類邏輯。一個個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一排排越來越整齊的藏書之間。識書香,聞書香,心中的喜悅不由而生。
接下來是閱覽室。閱覽室的空間更大一些,放著五排書架,還有一個雜志架和兩個報紙架分別放在另外的兩面墻邊。明亮潔凈的窗戶旁擺放著四排八張大書桌供讀者在室內閱覽。閱覽室中間,有一排彎月牙形的湖綠色小排凳,有幾個小孩兒正坐在上面看畫報。我們的任務是整理書架上的書,不用分類,只放整齊。有了前面的經驗,這次整理得更快了,看著書架上的書逐漸清爽了,我們的手更靈活了,我們的腳步更輕捷了,彼此笑意盈盈得,偶爾拿到一本好書,也會駐足停留看了起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們愛書,愛讀書,愛在書的海洋中徜徉。
志愿活動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了,我們都還意猶未盡。這時,隔壁林曦明海派剪紙藝術館的毛老師來招呼我們,她介紹說藝術館正在舉行“楊絳先生作品”的讀書會,歡迎我們過去。哇,剪紙藝術館好漂亮啊,墻上貼著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中間偌大一張書桌上,擺放的全是楊絳先生的作品,《我們仨》、《走在人生邊上-自問自答》、《洗澡》等一應俱全。一股腦,我們撲上去,拿到自己想看的書,剛剛還喧鬧無比的我們立馬安靜下來,全部專注在手中的書香。毛老師笑瞇瞇地看著我們,說以后讓我們多來參加活動呢。
這次難忘的志愿者活動讓我們學習了圖書分類號的相關知識,掌握了快速整理圖書的技巧,感受到了圖書館老師們每天的辛苦。更重要的,我們有機會接觸到了那么多的優秀書籍,還可以欣賞給人蘭花般淡定感覺的楊絳先生的作品。識著高大博深的文學大師,真好;聞著回味無窮的優秀作品,真好;戀著沁人心脾的書香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