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過去的幾個月,我站2017年的開頭,仿佛又能看見那些時光里或是和藹或是嚴厲的神情——永不能忘懷。是一份榮耀,是一份艱辛成長,是一份愛與磨礪,任筆下春暖花開、風雨飄搖,心中仍能長存的溫暖與驕傲。
有幸獲得上海市中學生作文大賽初三年級組一等獎,于我,是一份莫大的光榮。一篇文章,不能談嘔心瀝血,可卻也算得上日夜兼程——這一份艱辛與成長,是作文路上的必不可缺。從學校的作文競賽課,到課后的分析與修改;從選材,立意,架構,內容,到填充,修改,再稿……在這段難以忘懷的時光里,似乎從未“定稿”,從未停下過腳步。
而今天,這份屬于我,屬于我們的時光“定稿”了。
在獲獎的背后,我最需要感謝的是這一路上陪伴我的那些人:父母,同學,以及唐軼老師——正因為你們,這方時光,無比圓滿。提出的寶貴建議,提供的意見與素材,以及每一字一句的點評,皆是一針見血。這些花在我身上的時間,最后都濃縮到一篇文章里去,于是一篇文章騰空而出,一腔心血。后來的口語交際大賽,每一位“陪練”的同學,分享經驗的老師……每分每秒,難以忘懷。
在此,應征所求,在收獲了這么多教誨與歷程之后,也有幸為大家分享一些個人寫作文的經驗與看法。作文,概括而言,可分為語言文字與選材立意:
語言隨架構而生,無非是心有所想,而筆下所出。常常寫完一篇文章,再讀一遍,你是否會覺得過于平淡:缺少描寫與閃光點,也缺少能打動人的語句和細節。我們常常會寫得不真實,不生動,其原因往往就在于我們可能沒有真正經歷過,或者在經歷的時候沒有去深入感悟。身邊重復過無數遍的情景與事物,一旦仔細去觀察,便會發現,真正可以去描寫的東西往往就在我們身邊,它細致,它能引起共鳴,也能打動人——而它其實早已能在我們心里百轉千回。福樓拜教導莫迫桑描寫,也是一個道理,那又為何不去實踐?
在獲得了語言的描寫對象之后,我們需要的則是生動且恰當的文字,也是我們常常說的,文筆。提高語言描寫的方法,無非一個:讀書。但是我也沒讀過幾本書,便不在這里對于選書班門弄斧,就簡單地與大家分享我自己的讀書心得:書,要反復地去讀。凡是看過的好書,只要你覺得它好,肯定有好的道理。這時,你就需去尋找并揣摩它好的地方——關注它的描寫,找出它打動你的每一個片段,每一個場景每一個人物,每一個似曾相識、但又遙遠美好之地。讀上個五六七八遍,背下來,也能把這一份美好常存于心,吐之于筆。
文字方面,最重要的,還是用詞。在積累了一定量的詞語之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正確地把它填充進每一句話里。用詞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正確的用詞往往適得其反。理解詞的用意,他所擁有的性質與特點,用起來也就能夠得心應手。例如“浸”一字,就能聯想到多種性質:干凈清新,鼻尖會有水的涼意,一個動作,輕柔而從容——這時,“浸”就能用來描寫月光,語言的亮點便也凸顯在這里。
語言文字固然重要,也是文章的血肉,但是要成人,筋骨脈絡必須清晰有力。選材立意,是同學們在日常寫作中常常遇見的又一大坎兒。經常會無題可選,以至于無話可說,最后不得已套上一個乏味陳舊的,枯燥空洞的題材——我也曾為此頭疼欲裂。可是,當你去觀察與關注身邊的細節與人的時候,題材又是那么的容易。我曾對中文自修的采訪老師舉過一個例子:怎樣找一個題材?
我舉了我面前的這張圖書館的桌子。有三個問題寫得好,它從哪里來?它在哪里?它要到哪里去?它從工廠來;設計,來自于設計師雨夜燈光下的圖紙;被鋸割臺切過,并且曾經是叢林里有鳥兒陪著的一棵樹;經過了長途跋涉,大卡車的顛顛簸簸;被拼裝,然后運上華育中學五樓的圖書館……都是故事。可能以上舉的一些例子,在立意上面并不能立意深刻,但是在觀察與想象之下,一張桌子卻可以寫出十來篇攻克難題的內容。因而,選材并不少,只等著你去發現。
再者,有了題材,又有什么立意與中心呢?還是桌子的例子。雨夜的燈光,可能是你的奮筆疾書,你暑假打著的空調,你的枯燥與堅持。叢林里你可能是一只鳥,可是在鋸子的侵襲下你失去了你的巢。大卡車顛顛簸簸,揚起的灰塵讓你想起北京的霧霾。開車的工人,你想起他回家看見自己的孩子,臉上洋溢著的簡單的幸福與快樂。運上華育中學五樓的圖書館,你可能會想到電梯開門的聲音,怎樣合理而又周全地安排一件事,怎樣高效率地讓桌子穿過一排又一排的書架……也都是故事。上述故事,不一定有高的立意,但這不過是一張桌子。由此觀之,圖書館的圓臺,教室門口掠過的清潔工阿姨,辦公室塞滿考卷的桌肚,粉筆盒,語文老師的筆記本兒,門房間叔叔看書的眼鏡……都是人,都是情懷。
例如作文競賽的這篇文章……他的名字叫《老軍工》。他可能看起來就是那樣的一篇文章,不過是我心里的那一方愛與情懷,但是,當我回憶他時,當我劃過打印紙反過光的油墨黑字的時候,每一刻他所經歷的,每一片他所揣度的,每一個陪伴著我與這篇文章的人, 都能浮回心頭——于是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每一腔心里的血,都伴隨著時時分分的愛,附著每一個人的故事了。
選材,這么一講,也就這么簡單。作文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希望大家能多加觀察,也希望我上述的小小建議,能為大家答案來些許的幫助。
最后,再次附上我的衷心感謝:感謝一路上陪伴走來的所有人,也感謝自己,感謝這段時光——昨日的歲月,在秒針跳過五十九秒的時候永遠定稿了,但是未來正等待著我們提起筆用心去書寫,用愛與情懷感受,這樣,每一分一秒才能都被注滿,一字一句,才能充滿愿景與燦爛。
2017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