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一六班的姚琪涵,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關愛身邊的人”。
2周前,我和我們班同學一起參加了一次很有意義的公益志愿者活動——關愛上海悅苗寄養院里的殘疾兒童。
那天,當我們走進悅苗園,看到的是外觀和普通的幼兒園相似的三層樓房,院子里的盆花漂亮鮮艷,可是里面的學生,卻是一群特殊群體,他們或是身體殘疾,或是智力有障礙,但他們卻在這里快樂成長,我很好奇是什么力量為這特殊群體支起一片燦爛的天空呢?
隨后,組織活動的老師向我們講起悅苗園的由來,我才知道有一種力量,它可以像涓涓細流,潤物無聲——那就是愛。悅苗園的創辦人,吳忠偉老先生,就是這么一位大愛無疆的人。老先生是一位雙下肢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但他身殘志堅,開辦了這所非盈利性社會福利機構。他希望那些智障的孩子們,能在這個充滿關愛的園子里學會說話、練習走路,希望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畫出美麗的天空,唱出美妙的歌曲,而他們的父母則可以安心的在外工作。
吳老先生和悅苗園的老師們,用他們的愛心,點燃了孩子們原本黯淡的人生路;用他們的耐心,改變了原本愁苦的家庭。他們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讓不正是雷鋒的精神嗎!眾所周知,雷鋒關愛他人,默默付出,不求回報。雖然3月5日學雷鋒日剛剛過去,但學習雷鋒不是一個瞬間動詞,不應該只在一天,它是個持續性的動作。作為中學生,我們沒有能力像悅苗園的吳院長那樣去開辦一個寄養院,但我們可以從關愛身邊的人做起。關愛我們的父母,在他們下班后奉上一杯清茶;關愛我們的老師,為他們做我們力所能及的小事;關愛我們的同學,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自己援手;關愛社會弱勢群體,經常參加社會志愿者活動,為他們送去溫暖……
劉備曾經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關愛他人是美德,讓我們像雷鋒那樣去工作、生活,從我做起,從關愛身邊的人做起,為營造一個互助友愛的和諧氛圍,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