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華育中學實驗樓寬大的門廳,左側墻上大寫著16個字:“愛國尚禮、厚德重道、勤學博采、務實創新”。這四句話,是每一個華育人都必須理解的,但是,即使都是校訓,輕重緩急也是必不可少的,打個比方,若你努力到了大學,完成了”務實創新“這一艱難壯舉,但是卻因為不注重待人接物,導致了最后得到了事業上的成功,卻失掉了所有的朋友。
誠實,守信,寬容,善良等所謂”做人的道理,有些人會說,這么多事情,怎么做得到呢?其實卻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道”!
何為道?若一個人真正懂得了何為道,必有最美的人格。
先秦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的第五十一章有這樣一段文字:“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它的通俗解釋是說世間萬物無不遵循一定的道理而生,又受到良好的德行的呵護和畜養,于是萬物得以成形,這樣勢必會順利成長。
做人,或許一定要有原則,但原則是什么,一個人的原則將會體現了一個人的人格魅力,有些時候,你不用因為一樣事情據理力爭,也不用因為有權有勢而讓對方不能語言犀利的指出自己的錯誤,林肯的一個故事,讓我明白人格之初,為道!
有人認為林肯對待政敵的態度不夠強硬,對他說:“你為什么要讓他們成為朋友呢?你應該想辦法消滅他們才對。”“我難道不是在消滅政敵嗎?當我使他們成為我的朋友時,政敵就不存在了。”林肯溫和地說。
他有原則,是消滅政敵,但他選擇了和平的方式,體現了“道”的最高理念,對林肯來說,是“善待你的敵人,他將會變成朋友!”
回到我們的校訓,輕重緩急,道為先!只有堅實了人格的基礎,更大的發展才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