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5日下午,國家督學,市教委原副巡視員,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原主任,華師大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現上海市民辦中小學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楊國順老師做客上海市民辦華育中學,為全體教職工做了題為“新時代教師承擔教育課題研究的專業素養”的專題講座,李英校長主持本次講座并對楊老師的蒞臨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楊老師的講座緊扣時代發展和教師課題研究的實際,以指導一線教師有效開展教育課題研究為著眼點,從如何呈現課題研究的過程、如何總結課題的經驗成果、如何發掘課題研究的價值以及如何形成具有意義的論文四個方面展開敘述。
首先,楊老師高屋建瓴,提出教師要視野開闊,緊扣時代特征進行課題研究。根據黨的十九大對教育發展的愿景,他認為新時代教師的課題研究應該回應“為誰、怎樣和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命題。
其次,楊老師針對教師課題研究過程呈現出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教師在開展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實證研究法、比較研究法、跟蹤研究法、差異研究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呈現華育中學教育的經驗和模式。
接著,楊老師針對當下課題研究中對經驗總結與成果歸納的通病和現象,結合優秀案例,希望老師們追求“只求更好”的境界,在課題研究的經驗與成果總結中努力做到視角與切口“好中更好”、主題與內容“優中更優”、經驗概括“強中更強”以及成果提煉“特中更特”,提升課題研究的水平和價值。
此外,楊老師以荊小凈老師、黃燕老師等六位老師的研究課題為例,對我校德育、教學和課程的課題進行了評價和總結,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希望教師課題的研究應帶動和促進“以德育人”命題的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轉變、校本課程建設的漸變、教師傳統理念的蛻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突變以及創新人才培養的裂變。
最后,楊老師以自己主持校長職級制課題研究的案例,講述了如何形成具有意義的論文,提出了課題研究形成有意義論文的要素在于主題是熱點、問題要具體、觀點應明晰、內容須實在、提要該簡潔,從課題研究的主題、問題、觀點、內容以及提要五個方面提出了寶貴的建議,言簡意賅,切中肯綮。
本次楊老師的講座內容充實,視野開闊,富于理論深度和啟發意義,使老師們對新時代教師承擔教育課題研究的專業素養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為老師們今后的課題研究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