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2日下午,華東理工大學副教授,法學博士王芝眉老師為華育師生帶來了“走進綠色化學,共建綠色中國”的專題講座。
王芝眉老師以趣味化學故事開篇,以深入淺出、妙趣橫生的方式帶領華育學子們進入奇妙的化學世界。王老師從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談起,拉近了同學們與化學之間的距離,并指明化學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化學科學及化學工業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的同時也給現代社會帶來了白色污染、酸雨、溫室效應的一系列困擾。因而, 依“化”而“化” ,大力推進綠色化學就成為了現代社會化學發展的重要環節。
緊接著,王老師向大家介紹了一個熱門概念—綠色化學。綠色化學又稱環境友好化學,其理想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污染、讓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為了讓同學們更加理解綠色化學的概念,王老師分別從三個方面著重展開:
首先是綠色食品。隨著中國經濟的顯著發展,人們對農產品質量和食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食品安全關系著老百姓的安全與健康。為此,我國正不斷提升化學成分檢測和工程技術,以求為百姓提供放心的綠色食品保障。
其次是綠色藥品。王老師以金雞納霜和青蒿素為例,不僅揭示了綠色藥品生產過程中的化學作用,也揭示了化學家們為攻堅克難而付出的不懈努力。
接著,王芝眉老師還結合了當下熱點,與同學們分享了太陽能的高效轉化、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究、高效化學電池的設計與制造等綠色能源的實際應用案例。開闊的視野、傾情的講述、動人的故事博得了同學們的由衷贊嘆與掌聲。
講座的最后,王老師也向華育學子提出了號召,她說,共建綠色中國是新時代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作為一名華育的學子,應該存高遠之志,行身邊小事,從垃圾分類、節約水電等小而重要的事做起,為早日實現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少年應立志,少年須有為,少年當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