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將至,流感病毒又將作亂。大部分人對于流感并沒有真正的了解,往往把“流感”和“感冒”混為一談,下面就做以簡單的概括。
A :流感和感冒
1 、感染病原體不同
普通感冒,俗稱“傷風”,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其中相當部分是由某種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而流感則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
2 、表現癥狀不同
普通感冒的潛伏期大約為 1 天,以咽部干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流涕為主要表現,或僅有低熱、頭痛。一般 5--7 天即痊愈。
流感的潛伏期大約 1--3 天,起病大多急驟,全身癥狀較重,而呼吸道癥狀較輕。開始表現為怕冷、發熱,體溫可高達 39--40 ° C ,頭痛、咽干咽痛、全身酸痛、軟弱無力。如不及時治療,流感或可致命。
B :流感病毒甲乙丙丁
甲型流感病毒,又稱 A 型流感病毒,其亞型有,如 H1N1,H3N2,H7N9,H5N6 等等,可感染人,哺乳動物,禽鳥類等。
乙型流感病毒,又稱 B 型流感病毒,可感染人,部分海洋生物等。
丙型流感病毒,又稱 C 型流感病毒,可感染人,豬等。
丁型流感病毒,又稱 D 型流感病毒,可感染人,豬等。
C :流感病毒如何傳播?
流感病毒的傳播主要是患者,隱性感染者。其次是被感染的動物,也可能是一種傳染源。
傳播途徑是帶有流感病毒的飛沫,經呼吸道進入體內。病毒也可經共用手帕、毛巾等間接接觸而感染。
D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流感?
1. 接種流感疫苗。
2. 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高發季節應佩戴口罩。
3. 注意手衛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手帕擦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應立即洗手。
4.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紙巾,并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
5. 均衡營養,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6. 在流感高發期,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去;必須要去時,最好戴上口罩。
學校防控
1 、開窗通風、保持教室流通風是預防流感非常有效的空氣消毒方式。教學場所應保持空氣流通,至少一天兩次,并督促學生勤洗手、正確洗手,合理配置消毒液、洗手液。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方案。
2 、 如出現發病病例,強調教室開窗通風外,須加強教室等環節物體表面消毒,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或者噴灑的方式對物體表面進行消毒,作用時間30分鐘。教室始終要保持流通風狀態。如有必要開展空氣消毒,可以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對空氣進行終末消毒。
3 、如有多個發病病例,發病班級暫停集體活動,暫停使用公共教室。
4 、嚴控返校學生,需體溫恢復正常,其他流感樣癥狀消失后48小時方可復課。
5 、有流感癥狀的學生,在患病未痊愈期間建議暫時停止課外學習課程,以免傳播給其他學生。
6 、加強流感知識的宣教工作,做好校內師生和校外家長的健康教育宣教工作。
7 、進入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要求家長盡量不要帶孩子出入人群密集場所,減少感染幾率。
8 、督促孩子加強體育鍛煉,保證學生充足睡眠(9—10小時),注意合理營養(多吃蔬菜水果,多飲水),以增加抵抗力。
9 、學校可通過告家長書等形式,宣傳衛生防疫知識,取得家長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