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秦麗萍副區長,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來賓們、老師們、同學們、家長們:
金秋十月,我們迎來了上海市民辦華育中學建校20周年的盛典。華育中學從1999年創辦至今的20年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在徐匯區教育黨工委和教育局的關心下,在理事會監事會的領導下,在教育家唐盛昌先生的帶領下,在社會各界和兄弟學校的支持下,經過全校師生20年的努力奮斗,已成為滬上老百姓心目中向往的名校,成為上海初中教育的領頭羊。
華育中學誕生于20世紀90年代末,當時上海正面臨市重點完中初高中脫離,如何辦好初中?如何確保質量與名校高中銜接?成為當下非常緊迫的任務。上海中學與華涇鎮政府進行了緊密合作,決定開辦一所符合徐匯區創建一流城區所需要的,滿足人們多樣化教育期望的優質民辦初中。在上海市教委等市級主管部門鼎力支持下,在徐匯區委、區府與區教育黨工委、教育局等區域行政部門大力協助下,華育中學“強強聯手”,帶著上海中學的基因,扎根民辦教育的土壤,攜著改革開放春風應運而生。
華育中學在這20年里,通過敢為人先的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從普通走向優秀甚至卓越,創造了一張張不同凡響的“成績單”:自2009年上海市統一中考以來,華育中考成績已經連續11年保持全市第一;無論是從畢業生進入高一層學校的質量和數量,還是以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爭金奪銀的層次和等第來說,都成為同行隊伍中絕對的佼佼者;超過99%的畢業生達到了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就讀分數線,進入上海市高中“七大名校”(上中、華二、復旦附中、交大附中、南模、七寶、星河灣)的學生超過90%。更為可喜的是,這些畢業生進入高中學習后,保持強大的發展后勁和潛力,絕大多數學生高中畢業后,升入國內與國際著名頂尖大學深造,有的已經在科研、傳媒、金融等工作領域里嶄露頭角。
華育中學留下的這不可磨滅的一筆:得益于徐匯區委、區政府與徐匯區教育黨工委、區教育局的悉心指導,得益于徐匯區華涇鎮政府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市兄弟學校,特別是徐匯區一大批學校的真誠幫助;得益于社會各界的無私厚愛和中房的加盟;得益于家長的傾力合作和全體師生的努力奮斗;更得益于上海中學原校長、現任華育中學理事長唐盛昌先生,用教育家的情懷辦學,用改革家的胸襟引導華育中學獲得前瞻、可持續發展。
華育中學的20年,揮灑著滿滿辦學的正能量。學校始終堅持將“立德樹人”放在首位,避免民辦學校“重智輕德”“升學第一”的怪圈,致力于培育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高素質人才打基礎。與此同時,學校意識到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托管公辦紫陽中學,開民辦學校托管公辦學校之先河,顯現了高端民辦學校的育人擔當。
華育中學的20年,探索著高位育人的新機制。學校堅守為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奠基,正視國家對科技人才的亟需,把握國際教育發展趨勢與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初中教育育人特色,首設科技班,構建融合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等15個創新現代實驗室,立足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推進學校課程走向現代化、智能化,搶占人工智能時代教育制高點,顯現了高端民辦學校的發展使命。
華育中學的20年,詮釋著學生為本的高品格。學校發展的原動力,來自于對初中階段資優學生天賦潛質、多樣潛能、無限潛力的發展認識。學校每學期為學生提供第二課堂選修課程60多門,為學生提供開闊視野的大中小型講座60多場,為學生開設數學、科技、人文等興趣小組40多個。學校努力創設多樣發展平臺,開發學生無限的潛能,顯現了高端民辦學校的存在價值。
正能量、新機制、高品格,從某種意義上說,體現了華育中學高位辦學的風范,高端育人的風格、高尚致遠的風勁,是華育中學把握國家戰略和上海使命的過程中,探索一流民辦初中教育的成功方向;也可以說,是為上海民辦初中優質教育提供了成功的范本。在未來的20年里,華育中學將踏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發展脈搏,為創建具有中國和世界影響力的一流初中教育貢獻自己的智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樂育英才。相信,只要我們全體華育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一定會在前行的路上續寫“傳奇”,再創佳績。
最后,我提議,讓我們全校師生用最熱烈的掌聲,對20年來一如既往支持華育中學發展的徐匯區各級領導,華育理事會監事會的歷任領導,華育的歷任老校長,上海中學等兄弟學校的各位領導,以及再座的家長們,表示衷心地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并預祝今天的慶祝大會和師生演出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