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個多月的備戰,OM終于落下了帷幕,回想這四個星期忙碌和緊張的準備,其中無數的點點滴滴讓我忘懷。雖說有數不清的酸與苦,但其中的甜卻讓我陶醉。
我是這個寒假中途加入到“瘋狂老鼠車”小組中的,那時已經離比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那時我們的比賽用——老鼠夾動力車,才初見雛形,并且還遇到了各種各樣制作上的瓶頸。
作為隊中的編劇,我也遇到了不小的創作難題,“老鼠”和“車”這是我寒假不停地念叨的詞語,我冥思苦想,真不知如何把二者完美的糅合在一起。眼看時間沙漏中的沙礫已所剩無幾,我們幾個隊員焦慮過、緊張過、茫然過,甚至吵起架來,但事實告訴我們做一個熱鍋上的螞蟻是沒有任何用的。作為全隊年齡最大的隊員,我時刻告誡自己以及身邊的隊友們:“冷靜!冷靜!”
在寒假中,我憑借自己對編劇的一點天賦和經驗,在老師的鼓勵下終于寫出了令人滿意構思巧妙的《奶酪冰箱》劇本。在大家的磨合、協調分工下,帶著制作完的車以及創作完的劇本,我們還算是順利的進入到最后的比賽沖刺階段。
看似一帆風順的最后沖刺,在最后兩天的人車合練中,問題卻接踵而至:表演與小車無法正常的銜接,并且小車也狀況頻頻:升旗車無法將旗升起,大炮車無法將魚彈出,翻車因為阻力過大而無法正常運作,幸運13車(要求行駛距離正好為13英尺)不是行駛的過長就是過短。無數的問題始料未及地撲向我們,讓我們措手不及。兩天,48個小時啊!明天的明天我們就將站在比賽舞臺上進行展示。那天,全隊圍坐在一起,每人臉上都顯現出無限的沮喪,一陣很長的沉默。但我確信我分明從隊友的眼神中看到了那份不屈、那份頑強。大家不約而同的抬起頭,堅定地、毫無遲疑地點了一下,那是對困難下的戰書。“加油!”大家異口同聲地喊道,大家屏著這口氣,我們要用自己的實力來完成這個奇跡。接下來就是不斷地調整小車方案,并作好各種比賽突發狀況的預案,大家頗有破釜沉舟的一股子勁。
2011年2月26日下午1點30分,到我們上場了,全隊把手疊在一塊兒,“準備好了嗎?”我輕聲問。大家用眼神回答了我:“準備好了!”
我長吁一口氣,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我們按照最后商定的方案,小心上演我們精心準備了整個寒假的“瘋狂老鼠車”……
8分鐘,場上8分鐘結束了。裁判示意比賽結束,奇跡、奇跡終于發生了,零誤差,所有小車預設任務——一次性成功!這是所有參賽隊中絕無僅有的,我們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別人四個月也難完成的任務。只有見證我們一路走過來的老師、家長和我們自己才能充分體會到那刻我們內心的“瘋狂”和滿足。
最后大家脫帽致敬,其實我們致敬的不止是教練、裁判、家長、觀眾,更向自己致敬,向這個團隊致敬,向我們所付出的一切,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