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第26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主題是“終結結核流行 自由健康呼吸”。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屬國家法定乙類傳染病。它可侵及許多臟器,以肺部結核感染最為常見,肺結核主要經呼吸道傳播。我國是全球結核高負擔國家,結核病發病數高居全球第三。目前,結核病常見的篩查方法有結核菌素皮膚試驗(TST)和胸片等。
什么是結核菌素試驗?
結核菌素皮膚試驗是一種基于遲發型細胞過敏反應的常見結核檢測方法。通過皮內注射純蛋白衍生物(PPD),在48~72小時后測量皮膚表面硬結大小或者水泡等強陽性反應來判斷人體是否感染肺結核。
感染過結核桿菌的機體會產生相應的致敏淋巴細胞,以保持對結核桿菌的識別抵御能力。當結核菌素注射入皮內后,致敏T淋巴細胞受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會釋放出多種可溶性淋巴因子,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巨噬細胞的局部集聚和浸潤。在48~72小時內局部出現紅腫硬結的陽性反應。若受試者未感染結核桿菌,則注射局部無變態反應發生。
如何進行結核菌素皮膚試驗操作?
1、接種方法:在左前臂掌側前1/3中央皮內注射5 IU
PPD。
2、查驗反應:一般在72 h內檢查反應,以皮膚硬結為準。
結核菌素試驗檢查有哪些局限性?
1、PPD試驗受疾病窗口期、機體免疫、甚至非專業人士實驗操作的影響,會出現一定的假陰性反應。
2、因受卡介苗接種、非結核分枝桿菌和結核分枝桿菌交叉抗原的影響,PPD試驗也會出現假陽性反應。
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怎么辦?
結核菌素試驗陽性結果提示可能有結核潛伏感染或患有肺結核,但不能區分潛伏感染、卡介苗接種和活動性肺結核。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γ干擾素釋放試驗(IGRA)已成為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檢測的重要方法,其不受BCG疫苗接種的影響,特異性在90%~
100%,在TST檢測陽性時追加 IGRA 檢測進行確認的兩步法可減少TST假陽性結果造成的不必要的后續患者發現和預防干預資源投入,是符合成本效果的篩查策略。
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肺結核
肺結核的診斷需要專科醫生依靠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胸部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判斷。由于結核菌素試驗靈敏度和特異度均不高,結核菌素陽性結果提示可能有結核潛伏感染或患有肺結核,因此一旦出現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建議進一步進行QFT-γ干擾素釋放試驗,或至結核病定點醫院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明確或排除結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