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也隨之進入了活躍的繁殖期,加上春季天氣多變,時暖時寒,氣溫變化幅度大,氣候干燥,呼吸道粘膜細胞脫落,抵擋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下降等,導致春天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
春季高發的傳染病主要有流感、猩紅熱、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除此之外,手足口病、病毒性腹瀉等腸道傳染病也處在高發期。
每種傳染病的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各不相同,但傳染病的基本預防措施是相通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是構成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阻斷任一環節即可終止傳染病的流行,因此,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是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
控制傳染源可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傳染病病例來實現;切斷傳播途徑主要是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開展必要的消毒工作,消滅傳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保護易感人群的方法主要有:盡量減少易感者與傳染源的接觸,進行疫苗的預防接種,鍛煉身體,均衡飲食,增強抗病能力等。
在春季這樣一個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注意以下幾點,可以有效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去公共場所最好佩戴口罩以減少被傳染的可能。
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袖子遮住口、鼻。
保持社交距離,戴好口罩,尤其是周圍有人咳嗽或打噴嚏時,盡量與其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噴嚏后)應立即洗手。
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勤晾曬被褥,勤換衣物,不共用毛巾手帕,不隨地吐痰,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
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生熟分開,不喝生水,不吃不清潔的食物,不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