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共同驅動下,人工智能加速發展。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將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改變世界。2023年2月24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朱燕民教授來到上海市民辦華育中學,給全體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的科普講座。
本次講座深入淺出,朱教授從生活中的自動駕駛,人臉識別,智能推薦,仿生機器人,無人機,ChartGPT等人工智能的應用講起,介紹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其發展歷史。同時結合二十大報告以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文件強調了人工智能的重要意義。朱教授認為: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必須放眼全球,把人工智能放在國家戰屢層面系統布局,主動謀劃,打造競爭優勢,開拓發展新空間,有效保障國家安全。
接著,朱教授簡要介紹了人工智能的若干關鍵技術,包括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新觀念、新理論、新技術,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和趨勢等,作了深入解讀。
最后,朱教授還和同學們討論了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典型應用,并且點出人工智能目前的局限性。當前的人工智能在信息感知,機器學學習等“淺層智能”方面進步顯著,但是,在概念抽象和推理決策等“深層智能”方面的能力還很薄弱。總體來看,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統可謂:有智能沒智慧,有智商沒情商,會計算不會“算計”,有專才而無通才。因此,人工智能依舊存在明顯的局限性,依然有很多“不能”,與人類智慧還相差甚遠。
人工智能,賦能未來,這場科普講座點燃了華育學子們對科技的熱情,大家積極參與現場互動,與朱教授進行話題交流。此次講座,推動了華育學子們進一步領略了人工智能的魅力,更好地體驗社會創新發展成果,從小樹立科技強國的意識,爭做科技創新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