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養育人類的母親,海洋誕生了生命,使得地球成為適合人類和生命生存的理想的環境,又提供了資源、交通、商業和文化交流,養育了人類文明。2023年3月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創始院長、海洋與極地海洋專家周朦教授來到上海市民辦華育中學,為全體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海洋與人類文明”的科普講座。
周朦教授是馬薩諸塞州立大學終身教授,2013年上海交通大學全職講席教授;曾獲美國海軍和科學基金會南極工作勛章,2007年歐盟居里夫人資深人才獎,2008年西班牙巴斯克人才獎,2009年法國科學基金會優秀領隊獎;曾參加24次極地海洋考察,20多次近海和大洋考察。
本次講座內容精彩而豐富,周教授從認識海洋講起,為同學們介紹了海洋為人類帶來的物質財富。海洋不僅在科學和經濟上對人類起著重要作用,更是人類重要的文化資源,可以說,海洋創造了文明與歷史。
接著,周教授為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歷程,從鋼鐵廠的工人到清華大學的學生,再到義無反顧地投身海洋研究,最后放棄了國外的高薪教職回國工作,周教授用自己在學習和科研中的奮斗經歷詮釋了何為“奮斗”。此外,周教授還將身邊一些科學家的真實故事娓娓道來,他分享了現代動力海洋學領域的創造者Henry Stommel、我國物理海洋學家毛漢禮院士等人的故事,以此激勵同學們,在人生的關鍵時刻一定要相信自己、克服困難,不畏艱苦、勇敢拼搏。
此外,周教授為同學們講述了海洋文明發展史和絲綢之路歷史,介紹了亞里士多德與牛頓的潮汐理論、鄭和下西洋,論述了海洋中有趣的現象、科學問題及挑戰,以及全球海洋治理與氣候變化。周教授與同學們討論,在一個信息、智能、和元宇宙時代中,如何面對一個資源耗盡、全球變暖和戰爭的現實世界。
走進“藍色海洋”,共同揚帆遠航。海洋是人類未來的“解”,未來海洋仍然呵護著人類與社會的發展,提供經濟社會可持續性發展所需要的資源碳和熱儲庫、干凈水及貿易運輸通道。經過本次講座,華育學子極大地拓展了科學視野,感受到海洋資源環境的利用、共享和保護的重要性。“保持對生活和世界的好奇心,好好學習本領,將來建設一個美好的世界。”周教授真誠而殷切的話語將激勵著華育學子目標高遠,為祖國和人類文明的未來而不懈奮斗,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