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面展現華育青少年的遠大志向與愛國情懷,2021年5月21日中午,上海市民辦華育中學24屆預初年級課本劇大賽活動,在歷時半學期之久的祈盼與憧憬中如火如荼展開!黃立勛書記、唐軼副校長、各備課組教師代表、全體預初年級師生及家長代表出席本次大賽。正午時分,幕布緩開,好戲登場。
首先上場的是預初1班帶來的《金色的魚鉤》。一枚小小的魚鉤,長滿紅銹卻閃耀著金色光芒。小演員們動情演繹著紅軍長征中艱難困苦與戰火溫情,由此觀眾們深刻地理解到,百年征程百年夢,祖國發展騰飛與巨變的美好生活背后,離不開以老班長為首的千萬無名英雄視死如歸的奉獻。無名之英雄,更值得我們尊敬與緬懷!?
接下來上場的預初2班給我們帶來了《最后一片葉子》。繁榮的社會里仍存在孤貧,病痛的折磨下人性的光輝卻越發灼曜。羞澀的動作和言語里透露出對文本的理解,對歷史變遷的感悟,對自我認識的張揚。觀眾們看到的不再是瓊西、不再是貝爾曼,而是一個個小歐·亨利。通過戲劇的排演,小演員們對文本和生活的感悟確實更近一層了。
從預初7班的《我的叔叔于勒》中,我們看出了小演員對角色的思考。“我”的表演體現出演員內心對平等的堅定信念和日常恪守。同時反面角色的演繹也十分精彩,尖酸刻薄的演繹并非想象中那樣清晰,精細刻畫于勒叔叔那深入到骨子里的卑微也絕非易事。小演員們脫離了前提化、臉譜化,每個角色的表現都盡心盡力,正是“是非在觀眾心中,而不在戲中”。
預初5班為我們帶來《劉胡蘭》。70多年來,劉胡蘭的精神一直激勵著無數革命志士和共產黨人。預初5班同學們身著軍官們的衣服或破爛不堪的衣服,敵人的強勢壓迫被小演員們用巧妙的構局精妙地表現,劉胡蘭的堅忍剛毅在同學精微的表情控制、姿態轉換上栩栩如生,小演員們將“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演繹地淋漓盡致。
預初4班帶給我們《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小演員們從深情對話,立下報仇的決心,到最后刺殺秦王失敗,通過鏗鏘有力的語言,牽動了每一位同學的心,展現了一個具有無畏的精神,敢于為了心中的大義、為了知己的諾言犧牲自我的荊軻,令人震撼!華麗戲服映襯出演員眉宇英氣、盛大布景烘托出幕后點滴辛勞,雷動的掌聲是送給小演員們最佳的肯定!
而后上場的是預初3班《完璧歸趙》。同學們一舉一動、一板一眼,無不入戲,無不動情!聽,他們言語鏗鏘有力,看,他們演繹清晰準確。落落大方,張力十足。精彩的表演更加突出了主題:斗智斗勇,不卑不亢!
而后上場的預初8班為我們帶來了《滿江紅》:臺上場景一幕幕更迭,從青春年少,不諳世事的學生時代回望硝煙彌漫,熱血沸騰的戰爭年代。老師帶領學生領略革命志士保家衛國,英勇抗敵的愛國情懷。是啊,岳飛的精神穿越千年,彼時那戰火連天的亂世,青年們吶喊著:“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如今這山川錦繡的盛世,青年更應扛起時代的重擔,挺起民族的脊梁!
最后一個上場的是預初6班帶來的《鴻門宴》。且看這劉邦:能屈能伸,善于應變,知人善任,細心機警。再瞧那項羽:驕傲自大,剛愎自用,寡謀輕信,缺乏遠見。更不論那張良沉穩機智,處事不驚;樊噲直率勇猛,忠心不二;項莊勇而無謀,笨拙無能;范增老謀深算,無力回天……一場鴻門之宴,何嘗不是眾生百態?
在一個個精心編排的節目中,演員與觀眾們一起,緬懷革命先烈,贊美幸福生活,傳播時代正音,收獲幸福成長!美好的盛筵總是短暫,轉眼間一場盛大的課本劇大賽在所有觀眾的不舍與留戀中落下帷幕。最后,預初(4)班、預初(8)班、預初(5)班、預初(3)班分獲本次比賽的前四名。回首半學期以來排練的滴滴汗水,我們躊躇滿志;展望更加絢爛的青春旅途,我們夢想可期。希望預初年級的每一位同學,帶著收獲與沉淀,懷著希望和憧憬,度過一個快樂、幸福、充盈的學期生活,以更飽滿的狀態迎接璀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