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的驟降,讓很多家長開始“提心吊膽”,孩子自身防御系統還不完善,抵抗力差,極易感染疾病。
這里有一份科學實用的保暖防寒防備指南,家長朋友們請收好!
PART.1
過度保暖容易悟出病來
捂熱綜合征 ,也許很多家長并不熟悉,但在寒冷天氣里,卻經常見到因過度保暖而捂出問題的寶寶,尤其是在月齡較小的寶寶中更是常見。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李增清主任醫師說,小嬰兒因 呼吸、體溫調節中樞尚未健全,對外界的適應能力還比較差,在捂熱過久或過度保暖時,可使機體因得不到很好的散熱而處于高熱狀態。
高熱狀態下小兒的體溫可高達 40℃,隨著溫度不斷升高,患兒會出現大汗淋漓、面色由最初憋得通紅到后面變為蒼白,呼吸困難,哭聲變弱,出現口干、尿少、前囟及眼眶凹陷、皮膚彈性變差等脫水征,嚴重的甚至還可累及中樞神經系統而出現反復抽搐、昏迷等,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PART.2
孩子穿衣的“三暖二涼”原則
“ 三暖”即“背暖、肚暖、足暖”
·? 保持孩子的背部溫暖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感冒;
·? 孩子如果腹部受涼的話,會造成脾胃虛弱,從而引起食欲不振或者是消化不良、腹瀉等;
·? 腳上的神經、穴位比較多,對外部的溫度變化也是比較敏感,如不注意保暖容易引起一些疾病。
“ 二涼”指的是“頭涼、心胸涼”
·? 兒童經由體表散發的熱量中有1/3是由頭部發散的,頭熱容易導致頭暈,就是中醫所說的上火,所以一定要保證孩子頭部散熱;
·? 如果穿著過于厚重臃腫,會壓迫到孩子的胸部,影響正常的呼吸與心臟功能,穿著過厚,還容易造成心煩與內熱,因此要保證孩子心胸涼爽舒適。
PART.3
做好高發傳染病的預防
冬季是呼吸系統免疫能力最受考驗的時期,也是一年之中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季節。家長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勤洗手,防止病從口入
雖然到了冬天,洗手或許成了一種“煎熬”。洗手臺邊,冰冷冷的水打在手上,讓人直縮手……但俗話說:“病從口入”,孩子接觸物品后手上難免會沾上各種污漬和細菌,如果用這“小臟手”抓食物吃,特別容易中招各類傳染病。
洗手是最好的預防! 家長應教育孩子飯前便后、觸摸眼睛和口鼻前后、外出回家、來學校之后都要及時洗手。
勤通風,注意室內溫度
寒冷的冬日里,很多家長都選擇門窗緊閉,讓室內維持溫暖的狀態。事實上,如果孩子長時間待在溫暖封閉的房間,空氣不流通,體溫的自我調節功能就會紊亂,感冒的幾率會更高。
因此,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定時開窗換氣, 每次15-30分鐘 ,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還需注意,冬季 室內溫度保持在16-25℃ 為佳, 室內空氣濕度為30-80% 為宜。
合理安排飲食,做到均衡膳食
隨著天氣變冷,孩子的食欲也會明顯增強,這對孩子的健康是有利的,但若不注意適度引導,孩子食量增加過大,則容易引發積食、腸胃炎等病癥。所以家長要特別注意把握孩子的進食量,避免吃得過飽,并且少吃油膩的食物。
平衡的膳食結構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首要法則,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飲食喜好,合理搭配主食、蔬菜和魚肉蛋奶,引導孩子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量多次飲水,不吃過冷、有過多添加劑的食品。
PART.4
時刻注意氣溫變化,關注寒潮預警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