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屆(2)班 李岳璉
2011年10月14日,為提高全校師生安全應急能力,增強師生安全防范意識,我校進行了2011學年第一學期地震應急疏散演練。
下午最后一節班會課上,班主任對全班學生進行防災演練的動員,要求大家嚴格對待此次演練,杜絕嬉笑玩鬧。老師利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給我們講了本次演練的要求和規則以及注意事項,并特別強調:“這次疏散演習時,四個年級同時下樓,一不小心就會造成樓梯擁堵,萬一有人摔倒了,后面的同學都要立刻喊停并停下來,防止發生踩踏事件。”并讓我們把鞋帶檢查一下,大家都彎下腰來,開始系鞋帶。“大家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鈴聲響時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房屋……”突然,一陣刺耳的警報聲從廣播喇叭里傳來,打斷了朱老師的話。猛然間,大家回過神來——地震“發生了”!便不約而同地抱頭蹲下,迅速躲到桌子底下。不一會兒,三短一長的哨聲響起,疏散演練開始了。體育委員陳諾迅速跑到教室門前,帶領全班同學一組一組排成了一條長隊,來到了A區東樓梯。朱老師緊跟在隊伍旁邊,時刻注意每個同學的人身安全,我們絲毫不敢懈怠。大家下了東樓梯后直奔大樓東門,一路小跑,繞過行政樓,到達了操場寬闊地帶。演練總指揮宣布:“安全脫險”。大家長長地吁了一口氣——我們“得救”了。接著,一位老師對這次演習做了點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正式結束。
汶川地震時,有一所學校,在校長的帶領下長期堅持防震演練。當災難突然降臨時,兩百多名教師與兩千多名學生在一分鐘內全部撤離到安全地帶,竟沒有一人傷亡,創下了人間奇跡。由此可見平時地震應急疏散演練的重要性了。平時訓練流點汗,危難時刻少流血;平時認真做演練,危難時刻不慌亂。平時認真做演練,這看似簡單而又微不足道的演練,其實對我們多么重要!認真做好每一次演練,真是受益無窮啊!
這次演練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但這次地震應急疏散演練的方案,讓我們學習和感受了地震發生時該如何自救和互救,幫助我們樹立了認識自然、戰勝災害的堅定信念,增強了防震減災、自護自救的應變能力和心理素質。我們懂得了地震發生時,要保持冷靜,科學避險。我們學會了珍愛生命,明白了只有平時認真做演練,危難時刻才不慌亂。這次演練使我們受益匪淺,終身難忘!
——14屆 6班 張安婕
2011年10月14日星期五,為了提高師生安全應急能力及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我校舉行了地震應急疏散演練。
晨會時,班主任老師給我們下發了疏散演練方案。由學生處的張老師進行了注意事項以及安全教育。
下午第二節校班會課,演習即將開始。大家都安靜地坐在座位上等待。14點18分,一陣急促的鈴聲響起。所有學生立刻都雙手抱頭蹲在桌子下面,警鈴聲持續了大約10秒左右。14點18分45秒,三短一長的哨聲響起,靠門的兩位同學迅速打開了門,其余同學立刻按照座位順序,由體育委員帶領排成一列縱隊,有條不紊地快速撤離教室。四個年級分別分成四條隊伍同時撤離。每個樓梯的每一層都有特定的老師進行秩序的維護工作。我們初一年級從三樓向下撤退,出了教學樓以后,還是按照一路縱隊跑到操場上,按照早操的密集隊形排好,再由體育委員清點人數,由班主任上報給年級組再報給總指揮官——呂校長。
14點24分,所有年級的同學都已經安靜地站在操場上,張老師宣布演習圓滿成功,撤退過程歷時3分鐘。
14點27分,同學們退場回到教室。再由班主任做了一個簡單的總結。
這次演習井井有條地結束了,它教會了我們如何在災難中自救逃生,有效提高了我們的自救自護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團結協作的力量。
14屆7班 支鑫奕
春夏秋冬伴隨我們又走過了近四年,汶川大地震的那個時刻將會永遠被我們所銘記。在這四年里,乃至以后的歲月里,我們都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地震發生時,怎么樣的逃生才是有效的、對營救工作才是最有利的?為此,學校再一次舉行了防震減災演習,為的就是讓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一根緊繃的弦,牢記汶川地震的教訓,熟知災后自救的方法。
2011年10月14日下午一點十五分,全體同學在教室里“整裝待發”。老師剛給我們講完一些地震要領后,響徹云霄的防空警報便如同號角聲一樣,大家都身手敏捷地鉆到了桌子底下。過了大約幾十秒,便是幾聲尖銳的哨聲。同學們聽出了這是讓我們撤離的信號。于是,靠門的兩位同學便立刻打開了門,各組的同學都排成了一路縱隊,然后一組一組跑出班級。在樓梯上,我們碰見了許多高低年級的同學。他們與我們一樣,都是抱著十分嚴肅的態度對待這次演習。一路上,沒有嬉戲,沒有打鬧。同學們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了操場上原定的位置。接著,張軍杰老師對本次演習做了一個點評,充分肯定了同學們的優點,也將一些小的瑕疵告知給同學,讓大家以后的演習會更上一層樓。
在退場的音樂聲中,本次防震減災演習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