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初二(6)班的周之愷,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書法讓我陶醉》
“上輕提,不微重按,筆鋒回轉,筆走中鋒,似錘過沙痕,刀刻薄紙……”這看似武俠小說中所謂“武林秘笈”的詞句,其實是書法運筆的要點。
記得孩童時代,當我懵懂地站在桌前, 用顫抖的小手, 戰戰兢兢、歪歪扭扭地寫下了書法學習的第一筆。從此,我與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對于初二學生的我而言,書法早已不只是興趣愛好,它已成為我生活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許, 很多同學要問:書法寫的好有什么用呢?電腦哪種字體打不出呀!在我看來, 學習書法,不僅是學習一種技能,更確切而言,是培養一種由內而外的氣質。通過學習,讓我在中國文字的演變、書法的歷史等方面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對書法藝術內涵的認識更加深刻。
最初,我學習的是初唐三大書家之一褚遂良書法,其楷書自成家法, 點畫遒勁瘦鑠, 結字清遠蕭散,微雜隸意,起初我對其中的奧妙并不懂, 每次臨習的時候像完成任務,寫過算過,后來,在老書法家的悉心教導下,我也慢慢地明白了一些道理, 在臨摹古代碑帖的時候不再依樣畫葫蘆,而會從古代書法家的字里行間去體會所表達的情感、藝術人格魅力, 同時,再從王羲之行書入手,每天的練習之后, 能想著哪些字的不足之處, 在以后的練習中改正它,不斷提高。
誠然,練習書法的日子是枯燥的,一筆一畫,每一根線條都需要認真地反復練習才可以達到要求,對于正處于少年好動的我來說,似乎是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日復一日,我堅持了下來,其中有苦更有樂,苦的是練好字沒有捷徑好走,要肯吃苦,能吃苦,有毅力,有恒心。學習書法的過程是艱辛的,但帶給我的快樂是無限的,看著那一幅幅自己所書寫的作品、一張張自己努力得來的獎狀,心中便會涌起一股成功的自豪和歡欣。
“梅花香自苦寒來, 寶劍鋒自磨礪出”多年來的勤奮努力終于有了結果,現學校的圖書館留有我清秀的書法作品, 并非常榮幸的為學校的“榮譽墻”題字。 我現在是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青少年專業委員會的會員, 同時也是上海市學生藝術團書畫社的團員,并作為上海市學生書法代表團成員赴北京、甘肅、貴州,等地交流訪問。我的書法作品在全國及上海市的重大比賽中共獲得12個一等獎,6個二等獎, 其中,由上海市教委主辦的“真彩杯”上海市學生繪畫書法大賽, 至今我已連續5年獲得一等獎,去年的“上海首屆楷書大賽” 我獲得了青少年組中唯一的一個一等獎。最令我難忘的是今年6月由上海市文聯、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首屆沈尹默杯青少年書法大賽頒獎儀式上的一幕, 當我手中緊緊拿著沉甸甸的一等獎證書, 面對SMG新聞頻道的采訪, 心中百感交集, 淚水濕潤了我的眼眶┅┅
蕓蕓眾生之中的我只是滄海一粟,對于書法的認識和理解可能也只是一些皮毛,獎牌和證書只能說明過去,書道漫漫, 學海無涯, 我未來的書法道路還很長,當年穆宗皇帝曾問柳公權用筆之法,柳公權答曰:“心正則筆正。因此, 學好書法就是要先學會做人,讓我們一同拿起手中的毛筆,在漢文化倍受人們重視的大時代背景下,為我們民族文化藝術的繁榮再添一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