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尊敬的老師、同學,大家好,我是來自初二3班的吳子逸。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你敢向你的心靈承諾嗎”。
相信很多同學都感到不解,因為今天我演講的主題并不像之前的同學那樣直接、明了。但不著急,先讓我們來聽兩件事,兩件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的故事:
其中一件,發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一場球賽開始前,按照慣例有一位小女孩演唱美國國歌。但不幸的是,麥克風出了問題,歌聲戛然而止。肅穆的現場爆發出善意的笑聲,但隨即,全場響起了嘹亮的國歌聲。這里就有一個問題了,就在剛才,如果學校的喇叭壞了,我們還會繼續將國歌“進行到底”嗎?
還有一件,就發生在我身后的這幢教學樓里。不久前的某一天,樓道上一位同學,或許是手滑了,或許是重心不穩,他手中那一摞高高的本子散落在了地上。這時,往往會有雷鋒式的劇情出現,然而,非也。十來個同學從他身邊彷若無人的走過,沒人伸出援手,直到我們的李娜書記上前幫他撿起。這里又有一個問題了,如果你恰巧走過他的身邊,你會怎么做?
先別忙著回答,因為我們的回答和我們實際的作為很可能是相違背的。為什么?大家不妨跟著我的思路一起來回想一下: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那時的我們不懂得國旗的莊嚴肅穆,不懂得烈士的慷慨悲壯,不懂得歷史的大起大落。但那時的我們,是會扯開嗓子引吭高歌的;三年級,我們朦朦朧朧對此有了意識,但卻也對此感到了一絲厭煩;如今,我們多多少少對黨有了點認識,抗日英烈的事跡也能信手捏來,國旗的含義倒背如流,但卻紳士了,淑女了。一年級的我們,爭著搶著去扶老奶奶;三年級,有老師提醒,還時不時互幫互助一下;但如今,當我們的心智已趨近成熟,我們的思想已有深度,我們的責任意識也應萌芽之時,我們卻漠然了。認為幫助同學是浪費時間,甚至連彎下腰的那幾秒都要吝嗇囊中。
或許,是我們習慣了吧。
我們經歷了太多的升旗儀式,我們聽過了太多的雷鋒故事,也接受了太多的精英教育。所以我們已經不再對外界的刺激有所反應。
又或許是社會冷漠感染了我們,彭宇案,小悅悅,或許他們給我們的心靈留下的太深的陰影。
但同學們,這又有何妨?
無論是誰,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存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一定有陰暗面,這是逃避的現實。但我們始終應該堅信,光明會是主導。只要心中存有溫暖,我們看世界的眼光就會不同;只要摒除心中的麻木,用全新的眼光來打量身邊的事物,你就會發現新的美好。
有一位智者曾經這樣教導他的弟子:“如果你希望身邊充滿美好,你會怎么做。”他的弟子毫不猶豫的回答說要傳教。智者搖搖頭,說:“你還尚未領悟啊,想想你冬天躺進被子里的時候,是你溫暖了被子,還是被子溫暖了你。”弟子沉思了一會兒,恍然大悟。我們和周遭人的關系也正是這樣,散發溫暖的,是我們,但他人會像被子一樣為我們保存心中的一份溫情。
所以,正如網上那句話一樣:“無論別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我要做一個好人。”不要去理會身邊人那所謂的自私,不要在意那些根本與實際不符的評論。尊崇我們的內心,不要讓它在習慣中沉淪,喚起心中溫暖的本能。既然傳遞溫暖的雪球需要一個核心,那么,就從我這個小雪球做起吧!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在大言不慚,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明白我們樂于奉獻的天性并沒有被現實消磨殆盡。今天,在這里,愿意向自己的心承諾,以自己所能及的力量來幫助別人,為集體做出一份貢獻的同學,舉起你們的手好嗎?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