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廣告的另類讀法
講座老師:華育中學語文老師 沈夢怡
講座時間:2012年2月15日下午1:00 - 2:00
講座地點:公共教室A102
【講座內容簡介】 很多同學看到這個題目會覺得奇怪,我們平時是“看”廣告的,何來“讀”這個說法?其實,“讀”更多的意味著一種分析、品讀。
這無疑是一個商業的時代,廣告充斥了我們的生活。我們不妨想一想,廣告可以在那些場合出現?比如南京路店家的招牌。一塊別致的廣告牌,能夠立刻吸引路人的眼球。比如高速公路上大塊的廣告牌。比如電視上紛繁的廣告。比如報紙上的廣告、廣播中的廣告。再比如,古代江南小鎮的酒旗飄飄也是一種廣告。比如街上貼的海報,路上發的小傳單,推銷員發的小卡片都是廣告。還比如商家發的廣告衫被你穿著招搖過市,商家贈送的環保袋被你用來逛超市。比如你在出租車的觸摸廣告屏上按按點點,等電梯的時候你盯著電梯口的“分眾傳媒”液晶屏發呆。比如進地鐵的時候你順手拿起了門口放著的免費報紙《時代報》——這上面當然有最新的新聞,可支撐這份報紙生存下去的,可是上邊比新聞還多的廣告。再比如網頁上漂浮的廣告窗口,手機上的群發廣告等等……
還想和大家分享一種新的廣告形式——“植入式廣告”。它的概念是:把產品、服務、代表性的品牌符號融入影視或舞臺產品中的一種廣告方式,給觀眾留下相當的印象,以達到營銷目的。我們來看一段馮小剛的電影《天下無賊》中的片段,一起找一找:共有幾個植入廣告?(略)還有我們熟知的春晚小品中,也曾遍布著植入式廣告的痕跡,可謂武裝到牙齒。
這就是一種“充斥”。廣告,滲透到生活的角角落落,它“構建了我們的生活”。什么叫“構建”呢?這個詞不僅意味著“組成”,更意味著“創造”。它說明,廣告在很大程度上為我們設定了一些生活方式和思維方法,比如一種良好的生活應該吃什么、用什么、說什么,我們已經不知不覺地跟著它的方向走。在這樣的商業時代,我們更需要有一雙慧眼,我們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看到廣告背后的一些東西。獨立的思考,會讓我們的視野變得更加清晰。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個品讀、分析廣告的視角。
一、 讀文案
二、 讀人物
三、 讀“電影”
四、 讀場合
五、 讀產品的進化史
六、 讀隱含的社會關系
盡管我們一直在宣揚平等的觀念,但這樣的廣告卻無意識中違背了這種平等。當男性和女性被大眾傳媒所認定的社會承擔變得不一樣時,我們每一個人要去反思的,就已經不是“廣告”這個單純的范疇了。
【聽后感】 周三,我懷著一份好奇,一份期盼去聽了一個名為“廣告的另類‘讀’法”的講座。
上課時,老師繪聲繪色的演講讓我們每一個人不由得全神貫注。她先向我們講解了廣告的定義,教給我們許多不曾聽到過的概念,以及一些新鮮的廣告模式,如植入式廣告。于是,老師放了一段很有名的植入式廣告典范——電影《天下無賊》。平時看電影時,從沒有注意到鏡頭中原來還有那么多的廣告,隱藏其中,真是很奇妙也很奇怪!
接著,老師又告訴我們怎么樣的廣告更能使人印象深刻。她舉了一個十分平凡的例子——“腦白金”。當她提起這個廣告時,大家都哄堂大笑。雖然這個廣告很簡單,甚至有些無聊和幼稚。但不能不說它很好的完成了廣告的最終目的。這也許就是廣告背后的“秘密”。
通過這次講座,讓我感到日常生活中令人厭煩的廣告,好似被賦予了生命力,就像一部部精彩的短篇一樣,同樣有值得回味的地方。這便是廣告的魅力,也是這堂講座的魅力。(15屆 錢奕沁)
前些時間,我有幸拿到了沈夢怡老師的講座票:廣告的“另類”讀法。
從中,我增長了不少知識。如:出現在影片中的汽車、生活用品等,其實都是在為制造商們作廣告;譬如,一段廣告就好比一部“微電影”,在情節、人物、臺詞均不缺乏的情況下同時也能起到為產品代言的作用;譬如,一些減肥茶、薯片、二手買賣網都是大眾喜愛的,所以它們通常會在公交移動電視上循環播放……
諸如此類的廣告還有很多,通過這次講座,我不僅學會了品讀廣告,還知道了其實生活并不缺乏美,人人都要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15屆 趙安奇)
記得那個周三,我滿懷著興奮去聽了沈老師的“廣告的另類讀法”的講座。老師非常可愛,講座也很有趣,對我的幫助也比較大。從前我看電影,就看看大致情節,沒想到電影里竟然有這么有趣的廣告啊!!!!!要不仔細看,還真察覺不到呢!老師的PPT做得十分有條理,一條一條的很清楚。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幾則小短片。我也從那幾個生動有趣的小短片中學到了許多知識。不要以為廣告很煩,事實上,廣告創建了我們的生活。讀廣告也分讀什么方面。可以讀文案、讀人物、讀“電影”、讀場合......真的是一次非常長知識的講座啊!!!!!(15屆 張敏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