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影響力
初一(7)班 劉以欣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初一(7)班的劉以欣。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每個人都有影響力。
我想大家還記得吧,在小學時代,我們之中不乏一些風云人物,現(xiàn)在一個班級中在小學當過中隊長大隊長的人差不多有40幾個,還有區(qū)優(yōu)秀、市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和隊長。那個時候,我們毫不懷疑自己有影響力,甚至還為此沾沾自喜。
可現(xiàn)在呢?你還覺得自己有很大的影響力嗎?在華育這個群星閃耀的學校,你是不是變得越來越默默無聞了?會不會偶爾覺得自己成了一個無足輕重的人,漸漸把自己隱藏在群體之中,很安全,但消失不見了?會不會覺得自己其實沒那么優(yōu)秀,以至于慢慢忘記了自己其實還擁有影響力,以至于不敢相信自己依然還有很大的影響力。
說到影響力,每個人都有兩種影響力,一種叫破壞力,一種叫建設力。毋庸置疑的是,每個人都擁有巨大的破壞力。一件稀世珍寶經過千百道工序才能供人鑒賞,而一個粗魯?shù)膹姳I一棍子就可以毀掉。我們身邊有很多類似的稀世珍寶被一個粗魯?shù)娜溯p易的毀掉。我們40幾個人維系起來的的班級紀律,一個人隨便一句插嘴就可以破壞它;我們全班同學和老師一起營造的班風,只要一個人傳緋聞就可以玷污它;我們花千百句話培養(yǎng)起來的友誼,只要一句傷人的話就可以毀掉它;我們全校師生員工大掃除得來的清潔衛(wèi)生,只要有一個人亂扔紙屑就可以抹殺它……推而廣之,一個大陸游客在香港地鐵吃東西,讓香港人覺得大陸人就是沒素質;18個人對小月月見死不救,讓全世界認為13億中國人都是冷漠的。所以,單單說破壞力這種影響力,沒有良好道德基礎,或者沒有良好文明習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顆原子彈。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該特別約束自己的影響力,千萬不要去做那個毀滅稀世珍寶的粗魯?shù)膹姳I。
日本農學博士遠山正瑛20世紀80年代來中國種樹,一直種到97歲,每天在中國的恩格貝種樹10小時。在他的影響下,日本7300志愿者來恩格貝種樹,種下樹木300萬棵,染綠黃沙4萬畝。1個人,20年,讓茫茫的沙漠一角,奇跡般地冒出綠洲——這就是影響力。
日常生活中,一個人不經意的行為或者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足以影響一件大事。這種影響力往往是隱性的,不細心體察,你就很難發(fā)現(xiàn)。
2009年10月4日,諾貝爾基金會評選“1979年和平獎得主 特蕾莎修女”為諾貝爾獎百余年歷史上最受尊重的3位獲獎者之一。她的一個小故事就足以證明它對社會的影響力之巨大。有一天,特蕾莎要到巴丹醫(yī)院商量工作,在靠近車站的廣場旁發(fā)現(xiàn)了一位老婦人,倒在路上,像是死了一般。特蕾莎蹲下來仔細一看:她用破布裹著腳,爬滿了螞蟻, 頭上好像被老鼠咬了一個洞,殘留著血跡,傷口周圍滿是蒼蠅和蛆蟲。她趕緊替老婦人測量呼吸及脈搏,似乎還有一口氣,于是,她為她趕走蒼蠅,驅走螞蟻,擦去血跡和蛆蟲。特蕾莎心想,如果任她躺在那里,必死無疑。于是她暫時放棄了去巴丹的行動,請人幫忙把老婦人送到附近的醫(yī)院。醫(yī)院開始時對這個沒有家屬的老婦人不予理會,但醫(yī)師在特蕾莎的再三懇求下,便替老婦人醫(yī)理,然后對特蕾莎說:“必須暫時住院,等脫離危險期后,再需找個地方靜養(yǎng)?!碧乩偕巡∪送薪o醫(yī)院后,立即到市公所保健所,去尋找一個能提供讓貧困病人休養(yǎng)的場所。
俗話說: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連小小的螞蟻都能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力。然而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只是班級里微不足道的一分子,沒有什么影響力。第一周周三,我們初一寫了一篇文章:“原來我也很重要。”大家都知道,華育的活動特別多,每當在報名的時候,我們都會在保名單上看到幾乎差不多的名字,那些同學就是認為自己也是有影響力的、很重要的人。而那些從來不主動報名的同學,其實是認為自己沒有影響力,心里想著:反正,班級里有人報名,這就不管我的事了。事實上,不管你的力量是大還是小,你的能力是強還是弱,只要參與,你就是有影響力的。
讓我們每個人都記?。喝魏我粋€人,不管是大人物,還是小角色,對社會,對班級,對學校都有影響力。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