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0日星期二,我校電視臺成員•小記者團共21人于早上8點45分在校門口集合,驅車前往上海廣播電視臺參觀學習。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一路奔波,車開到了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上海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眼前是一幅壯闊豪放的場景,大片停車場,恢弘嶄新的大樓,入口處的旋轉門反射著太陽耀眼的光芒。我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與喜悅,歡呼著跑進了旋轉門,投入了上海廣播電視臺的擁抱。上海廣播電視臺到了!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大廳,氣溫舒適,窗明幾凈,貼著一條寫有“深入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紅色巨型橫幅,一棟墻旁陳列著“第八屆動漫游戲博覽會”的海報,旁邊正走來一個手持攝像機、三腳架的工作人員。
我們繼續往里走,看到了一個有著透明玻璃的工作間,透過明亮的玻璃向里看去,里面正在拍攝財經節目,還是現場直播的,大屏幕上的股票漲幅指數圖依稀可辨。
接著,我們上了二樓,電梯口有一面巨大的墻,上面醒目地貼著“上海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幾個大字,還有兩個電視上常見的電視臺臺標。我們來到了錄制節目的現場,正中央有一個燈光耀眼的舞臺,舞臺中間有一把紅色的轉椅,那是主持人做節目的區域,這里即將制作令人期待的《雙城記》,舞臺上方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燈,舞臺周圍是各種先進的儀器,有幾個工作人員正嚴肅地盯著電腦,他們是后臺剪輯的。沿著舞臺向左邊走去,一大片辦公桌和先進的儀器、顯示屏令我們大開眼界。旁邊的一間工作間,用玻璃隔了音,里面有好幾臺電腦和儀器,幾個工作人員正馬不停蹄地操作著,一面墻上居然顯示著節目的倒計時。
隨后,我們來到了一片空曠的地方,這里不會影響到電視臺人員的工作,一位電視臺的工作人員接受了我們華育中學小記者團的采訪。針對大家一致想問的問題——上海電視臺如何能在短時間內做出如此完美的節目?工作人員回答說,首先要盡快進行人員分工,如主持人、制片人、編輯、旁白;再由編輯寫好稿子,盡快交給主持人,主持人要會隨機應變,可以在拍攝的過程中通過提示器獲得所講的內容;同時,幕后技術人員不能怠慢,攝像、燈光、舞臺效果、后期制作必不可少,等節目錄制完畢后,技術人員要進行視頻剪輯,如果是現場直播,那么時間將更緊迫;旁邊的玻璃房工作間可以提供各種素材、資源,與后期制作區域互相切換,隨時共享;而新聞和娛樂也有些區別,若是娛樂則需添加一些花絮制作。工作人員還告訴我們,各種節目的制作地點也不盡相同。例如新聞播報需要一個舞臺,獨家訪談則需要面對面的沙發,《雙城記》這類專題節目需要單獨的演播室,財經類的節目拍攝區域要有大屏幕提供數據。上海市各電視臺所做節目的內容也有分工,如上海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是以電視新聞和各類綜合節目為主,上海廣播電臺是以廣播新聞為主,南京路上的廣電以體育新聞為主,浦東的東方電視臺以娛樂為主,包括娛樂、星尚、炫動卡通、哈哈少兒……
最后,我們在上海電視臺內進行了合影,作為我們來到上海電視臺參觀、交流、學習的美好留念。
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電視臺內度過的分分秒秒令我們流連忘返、受益匪淺。我們明白了一個成功的節目背后不僅有所有電視臺成員的努力,還有不可缺少的分工,井井有條的安排和制作。制作電視節目對我們來說有了更耀眼的魅力,令我們今后勇于探索、敢于實踐。下學期開始,我們一定會在華育中學電視臺里努力工作、展示自我,奉獻我們全部的熱情和聰明才智,在汪老師的指導下,制作出一個又一個優秀的作品,為華育爭光添彩!
參觀上海廣播電視臺,領略節目制作的魅力,收獲知識與快樂,激發我們的興趣與動力,引領我們走向成功。一舉四得,這樣的機會非常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