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國恥 愛我中華
初三3班 吳博諶
大家好,我是初三三班的吳博諶。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我想,我們從沒有人遺忘那些恥辱。在生死的漩渦里掙扎,在鋼鐵的搖籃里成長,血與火是那個時代的標志,摧枯拉朽是那個時代的特征。曾經那些人,義無反顧的投入了這場戰爭。或許他們邁出了這一步,就是生死人肉白骨,是回首處故人長絕。但他們依然這樣走下去了。但必須承認地,我們知道那個年代,中國正是前路艱險莫測,承受著種種壓力,掙扎在滅亡邊緣。當革命、戰爭并沒有帶來美好中國的愿景時,人們開始迷茫,拯救中國的希望在何方。我們的恥,一方面是戰場上的節節敗退,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怯弱彷徨。
但多么幸運,人潮中涌現了一群人,他們舉辦的一大會議,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而不可思議的轉折,出現了東方黎明的第一縷微光。這些相聚在一起的人們,為了共同的夢想,夢想中那個美好的未來中國作出了他們自己的探索。90年前的那群少年唯一擁有的東西,只是他們熱血沸騰的理想。前途的艱難險阻,難以想象。加之世事陸離奇譎,他們之中有人背叛、有人逃避,但依然有人跋山涉水走到最后。因為他們共同尋得了一個答案,他們堅信這個答案是正確的,相信這條路的遠方是偉大中國的榮光。
所以你看,榮辱相伴相隨。
我總想這是件很奇妙的事。
米蘭•昆德拉曾經寫“夢想就是現實”,其實可以反過來,現實就是一場夢。100年前參與辛亥革命的人們,90年前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人們,83年前英勇抗戰、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人們,他們唯一可憑恃的,可擁有的,只有那么一個夢——夢中那個偉大的、自由的、光明的中國。于是英雄們發出震天動地的吶喊,于是山河內外驚烽火,烈風起狼煙。
“說到底不就是愛國啊。”跟爺爺聊天時,他這樣說。“你們這些孩子,都不曉得當年,當年……”
爺爺說我們這些孩子都不曉得當年,也不明白一個國家的成立到底意味著什么。因為我們不曾經歷過戰火灼天的九州大陸,不曾領會鮮血成線野哭千家的悲愴,也永遠無法想象生死間獨屬于黃泉的黑暗與蒼涼。
我忽然想起那個很古老的傳說,涿鹿之野上的決戰,握璋器跪向昆侖的西陵女,刺血題書龍背擊鼓的黃帝,遠方九嶷逐鹿求戰的蚩尤。那一夜長河月圓灑酒祭天,至今日滄海桑田,已是雨飛霧漫一場煙。
幾千年來,埋在中華兒女心中的精神信念,從不曾淡薄,泯滅。那些人們,幾千年前的,100年前的,90年前的,80年前的,許許多多的英雄們,在亂世中揭竿而起,只是為了成全一份愛——對腳下這片土地的,對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對這個天下的愛。
我想爺爺錯了,如今不再是當年風霜雪雨里命懸一線的中國,也就不再有少年振臂高呼熱血沸騰,但那份愛卻從未變過。只看汶川地震救援的民眾,世博會上涌動的人群,便該明白,今日的少年不曾忘卻當初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英雄,不曾忘卻當初中國經歷的一切困厄恥辱。“愛”是一種記憶,屬于一個偉大民族的記憶——從來不需要刻意記起,也從不會忘記。
“那就是場夢,大夢。”
這夢是須得做下去的,須今日的少年做下去的。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是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是河出伏流一瀉汪洋,他們做的這場大夢,是希望,是未來,是愛啊。我們期待著這一場夢成為現實,期待著未來的中國不再有廢池喬木,期待著不再有黍離之悲,期待著那個更好更美的中國。我們知道,有更偉大的歷史等待著這一代的少年去創造。
大夢無邊,大愛無言。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我們懂得,也這樣相信著。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