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老師:上海中學語文教師 劉斐
講座時間:2012年9月26日下午1:00-2:00
講座地點:第二報告廳
[講座簡介]
一部兩千年前的奇書——魯迅稱贊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一頓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飯局——明知兇險,又不能不去。歲月的長河中,英雄漸行漸遠;歷史的迷霧里,真相撲朔迷離。
讓我們與太史公共赴鴻門,看司馬遷怎樣取舍揚棄,品味詳略間的微言大義。領悟司馬遷如何把飯局變成千年不朽的傳奇。
本周三,我去聽了一次大講座《鴻門宴》。在這次講座中,我不僅了解了歷史上最有名的一次宴會,還學到了許多司馬遷運用的語言表述手法,也可以運用于我們的作文之中。這次講座也使我也收獲了不少歷史知識。本來我對鴻門宴也只是匆匆一瞥,并無詳細得了解過,這次一聽講座,老師的生動描寫使我深入了解并被這段歷史深深吸引了。總之我非常喜歡這次講座,也很喜歡講座的老師。(15屆 范騰霄)
我在學校聽了外校老師開展的一個講座——《鴻門宴》。這個講座十分精彩,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講座中,老師為我們詳細介紹了鴻門宴發生的全過程,讓我們更加了解了鴻門宴這段錯綜復雜的歷史。并且,老師圍繞《史記》中司馬遷描繪的鴻門宴中的詳略關系,通過人物的語言描寫深度解析了鴻門宴中劉邦、張良、項羽、范增等人物的性格。在講座的最后,老師還列舉了司馬遷寫《史記》時用到的寫作手法。《鴻門宴》既使我們了解了歷史,也提高了語文素養。可以說,這是一個不錯的講座。(15屆 方少恒)
周三,我去聽了講座《鴻門宴》。鴻門宴講的是楚漢戰爭中的故事,老師先給我們講述了這個故事的大概,又向我們講解了《史記》中鴻門宴章節的寫作技巧,讓我們受益匪淺。對鴻門宴中的人物,司馬遷進行了很好的描寫和深入的刻畫,對于重要人物還進行了對比,如:主角項羽和劉邦之間,同為謀士的范增和張良之間……通過他們的語言,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心理活動。即使是簡單的只言片語,我們也能感受到對人物更深層次的了解。 (15屆 何依琳)
上周三,我參加了《鴻門宴》講座。聽完之后對講座老師的一些觀點有所感悟。其一就是老師談到的對劉邦在鴻門宴中的性格特點。從他做出去“鴻門”謝罪的決定中,我可以看出他做事果斷,不怕危險。隨后老師又講到他在酒席上的表現,這讓我看出了劉邦能屈能伸的特點。包括他后來統一天下,建立漢朝,都與他的性格是分不開的。其二是老師講到“鴻門宴”的真實性。這中間,老師通過對《史記》上的一些漏洞引發我們思考。在聽完講座后,我在網上查閱了有關資料,與父母一起討論,最后認為“鴻門宴”可能確有此事,但司馬遷在其中夾雜自己的想象。總的來說,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生動有趣,知識面廣,對我們有益的講座。我也希望更多同學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多參與一些講座,那么你就多了解一些知識。(15屆 周達齊)
上周三我去聽了講座《鴻門宴》,收獲良多。本講座主要說了《鴻門宴》的大致情節,以及在司馬遷《史記》中所記載的文學寫作手法。教給我們許多寫作方法,例如,抓住主要人物,不做無用描寫;以人物描寫體現人物性格;不摻雜自己情感,客觀記錄事實等。以后我們在寫作文時,也可以運用這些方法,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鋪墊,增加人物描寫,仔細刻畫人物形象。總而言之,這是一次既有趣又實用的講座。(15屆 袁辰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