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屆2班 李岳璉
2012年11月19日,下午最后一節課,我們聚集在多功能廳,參加了華育中學14屆年級大會。
作為期中考試后的第一次年級大會,首先,年級組長蔡老師用英文歌曲《名人堂》引出了本次年級大會的第一部分內容——“我們年級的名人堂”,讓我們聽取了一位在期中考試中成績有大幅度提高的同學作經驗總結。然后,蔡老師以“就應該是你的”為主題,告訴同學們只有刻苦、認真學習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接下來,蔡老師以“除了成績,我還擁有”為主題,告訴同學們要將目光放得更遠,做一名全面發展的好學生。最后,蔡老師強調了一些紀律問題和行為規范后,本次令人受益匪淺的年級大會圓滿結束。
通過本次年級大會,我們懂得,只有勤奮刻苦,才能收獲屬于自己的成功。就讓我們好好學習,一起進步,讓14屆更優秀!
14屆1班 金文鈺
本次期中考試是我調整學習心態及方法后的第一次實戰檢驗,而取得班級第二,年級第八的個人最好成績確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對本次考試的總結,我希望通過如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平時的學習中注意磨練自己
進入華育,我的成績出現了一些起伏,盡管有時不盡如人意,但是我沒有灰心,而是不斷的進行總結和回顧,從而積累了些許經驗:
1.態度決定一切。相較于之前在家長“逼迫”下學習,我變得更為主動積極。通過對身邊人和事的一些觀察,我漸漸領悟到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完善自身,是為了將來個人更好的發展打基礎,只有現時的努力才能換來更好的明天,因此激發了內在的動力。同時,我也克服了自己容易急躁的缺點。從前面對困難或者失敗,我的第一反應常常是悔恨、焦躁,不能以開放的心態看待問題,而現在,我會認真的分析問題的所在并制定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有了正確的態度,其他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2.要認真對待作業從而提高學習能力。我以前常用應付的態度來對待,不去關注作業中的知識點,只是機械的完成以求能向老師交差,時間的付出并沒有帶來內在的提升。而現在的我卻把完成家庭作業作為一種“練兵”的手段。例如,比較難的題目我會當做一次“攻關”,首先堅定信念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攻克難關,繼而悉心研究其中邏輯關系,最終解決問題,實在不懂的,再向老師請教。再比如,英語的家默,我的方法是先把中文抄好再默寫,校對答案后對錯誤的地方從不輕易放過,而是仔細思考訂正,明白其中的因果。通過這些方式,我完成的作業的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考試中,這些好的習慣讓我受益匪淺。
3.抓住重心,避免題海戰術。以前的我只在乎練習的數量,但是對重心內容的把握程度不夠。現在,我對核心知識,特別是自己當時理解有困難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標注,因為只有這樣,復習的時候才能很好的把握重心,更能夠觸類旁通,其他類似的題目就難不倒我了。
二、 事半功倍的考前復習
1.首先要明確目標,并建立每周、每天的小目標并要求自己保質保量的完成,從而積小勝為大勝。
2.以前我喜歡打“攻堅戰”,相信考前突擊是有效的方法。但是因為有了好的學習習慣,最后的攻堅任務變成了日常的小目標,因此減輕了考前的壓力,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和充沛的精力復習新的、較難的知識點
3.自己曾經做錯的題目是復習的重點。通過對錯題歸納本上類似題目的反復咀嚼練習,讓我了解了其中的思路,更提升了自己面對同樣問題的信心。從薄弱環節進行突破,比漫無目的的復習效果更好。
三、考試中的小技巧
1.我以前常會受別人影響,當在旁邊考試的同學翻頁的時候,我就會想:這下不妙,別人的答卷速度比我快,注意力馬上就從卷面題目上分散了。我覺得需要從心里上提高自己的抗干擾能力。在后來考試中遇到同樣的情況,我就會默默的對自己說:做得快又不一定做得好,我穩扎穩打,確保答題準確率更重要,事實證明,這個心理暗示的小技巧很管用。
2.對題目的總體把握上,要進行良好的統籌,簡單的題目先做,難得題目稍微放下,因為知識是互相聯系的,在后面的思考中可能會激發解決難題的靈感,切勿在一道題目上浪費太多的時間而放棄了后面的分數。心理上要強大,要堅信憑借自己扎實的知識基礎一定可以攻克難題。這個辦法也成為了我在考試中屢試不爽的“撒手锏”。
其實,學習的方法有很多種,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也有差異,我取得的這點成績及分享的這些心得只是希望可以拋磚引玉。總之,良好的學習態度及有效的方法,是取得好成績的最有效保障!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