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教師]華育中學科學老師 曹惠潔
[講座時間]2012年11月28日下午1:20-2:00
[講座地點]公共教室B203
[講座簡介]
微生物是一類形體微小,結構簡單,通常要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生物,雖然肉眼難以看見,卻和人類的活動有著極其緊密的關系。極小部分的微生物所引起的重大傳染疾病,已經造成了無法形容的悲劇,并左右了人類歷史的進程。本次講座,將選擇分別由細菌、病毒、真菌引起的典型傳染病,進行講解其歷史、癥狀以及防治方法。
一、什么是微生物
形體微小,結構簡單,通常要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統稱為微生物。按照其結構,主要可以分為三類:原核、真核以及非細胞結構類。
二、微生物與疾病
三、典型傳染病
(一)細菌性傳染病
1、結核桿菌與結核病
2、黑死病與鼠疫桿菌
3、炭疽病和炭疽桿菌
(二)真菌性傳染病
(三)病毒性傳染病
1、天花與天花病毒
2、狂犬病與狂犬病病毒
[聽后感]
微生物,顧名思義,就是個體微小的生物。參加了“微生物”講座后我發現這些小家伙如此奇妙。它們個頭極小,難以用肉眼來發現,恐怕在高倍顯微鏡下才能捕捉到它的身影。微生物的大家庭中成員也很多,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原生生物等。我一直以為微生物是有害的,細菌、病毒能夠致病,會使食品和衣物發霉,卻不知道大多數的微生物對人類是有益的。比方說抗生素就是通過微生物而開發出來的,它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這是多么奇妙??!今天的講座為我打開了探索微生物的一扇窗,終有一天,我會走進這奇妙的世界,去探尋微生物的奧秘。(16屆 樂可迪)
這周我參加了《微生物》講座,聽完后,感悟很深——原來我們肉眼不能看到的生物,常常被人忽視的生物,竟然是我們的“微型殺手”。結核病在我國發病率最高,這跟我們平時不講衛生很有關,一口痰里面有上萬個結核病菌,隨地吐痰,細菌在空氣中傳播,導致更多人的傳染。所以行為規范中“不要隨地吐痰”真的是很重要。媽媽常常對我說飯前便后要洗手,手上有很多有害的微生物。在這之前我總是不把媽媽的話當回事,今天聽了這堂課,原來是真的,最常見的蛔蟲病就是因不講衛生引起的。所以老人們常說“病從口入”一點也不假,以后我要改掉不講衛生的壞習慣,發動同學們一起講衛生,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干凈、衛生的環境里,消滅一切有害的微生物。(16屆 陳宇洋)
星期三我聽了微生物講座,使我豁然開朗明白了這個存在于我們人類中的微妙世界。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總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一個角落,每一滴水,每一張桌子……到處都是它的蹤跡。微生物中有我們喜歡的細菌,比如,青霉素,抗生素等這些微生物不知道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當然,也有我們討厭的微生物,像大腸桿菌,SARS病毒等等。從這些微生物的習性可以看出微生物的姿態十分的多樣化,而我們的生活也絕對離不開它的功勞,它們每天都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時時刻刻都在為著我們服務,那就讓我們好好學習,努力生活,不斷研究微生物吧,讓微生物成為人類的伙伴……(16屆 邵子霖)
本周我參加了講座<<微生物>>,我覺得這次講座讓我長了很多知識。講座分別介紹了幾種會使大量人死亡的東西,有細菌、真菌和病毒。主講老師也給我們講了幾種病,有結核病、黑死病、炭疽病等等。然而,最吸引我的是喬治•華盛頓的死因,原來他是治病時被治死的!他是在治一種小病時放了5品脫的血而死的,這使我為現今醫術的發達而感到欣慰。讓我們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吧?。?6屆 樊伊揚)
11月28日下午,我參加了由我們學校的曹惠潔老師的一場題目為《微生物》的講座。這場講座為我們打開了微生物世界的一扇大門,使我們受益匪淺。講座大致介紹了三類微生物:細菌(BACTERIUM)、真菌(FUNGUS)、病毒(UIRUS),其中著重介紹了細菌和病毒。我們知道了各種由它們所引起的各種疾病,如結核病、黑死病、炭疽病、天花……看到一幅幅患者的圖片和超乎尋常的高死亡率讓我們不由得嚇出一身冷汗,但在老師的一番講解后,我知道了: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現在得這種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時,我們還了解了微生物還有好的一面,有利于人類的一面,比如我們天天吃的酸奶、奶酪都是由微生物發酵而成的;有的微生物還能為人類提供各種抗生素,拯救了無數條生命……總而言之,這堂講座讓我暢游知識的海洋,領略微生物的奧妙,令我受益無窮。(16屆 王天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