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 船舶與海洋裝備科普知識
[講座教師] 蔣銘韋
[針對年級] 預初
[開設時間] 第18周周二15:05-16:15
[開設地點] 公共教室A103
[講座簡介]
本講座通過介紹航海與船舶技術發展的歷史,向大家重點展現當代海洋裝備與海洋工程技術的特點與發展水平,啟發同學們對工程科技的學習興趣。

[聽后感]
周二,我參加了船舶與海洋裝備科普知識講座,讓我印象十分深刻。首先,蔣老師給我們看了一段關于全球航運的視頻,讓我們知道了航運的重要性。蔣老師分各種類型的船只逐一向我們做出了介紹,比如科學考察船、油輪、航空母艦、驅逐艦、郵輪、漁船等,讓我們大致了解了各種船只的作用和特點。接下來,老師給我們看了一段有關船只事故的視頻,告訴了我們安全第一,給我們介紹了船只的發動機和螺旋槳的運轉方式,讓我記憶猶新。最后,我們學習了有關海底鉆井平臺的結構,讓我明白了建造一個海底鉆井平臺是多么不容易!總而言之,這次船舶與海洋裝備科普知識講座讓我學會了新的知識。(18屆 胡皓陽)
這次,我聽了船舶與海洋裝備科普知識講座。在這個講座中,老師給我們講解了關于船舶的發展史,從蒸汽船到核潛艇,讓我們大開眼界。老師告訴了我們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從前蘇聯解體,它被分給烏克蘭,到中國買下它,用很長時間拖回中國,并造好的故事。從世界各國海軍排行榜中,我看到了中國海軍的實力。老師還給我們看了一個關于“海洋石油981”建造過程的視頻,我對此很感興趣,也深感祖國的日益富強。老師在最后還播放了一段核彈發射的視頻。(18屆 韓永琰)
我們迎來了這學期的第三次講座。我參加的是《船舶與海洋裝備科普知識講座》。顧名思義,這個名字是關于船舶的發展及與其息息相關的海洋知識。其中有船舶的分類,有普通的煤油發電的船,如輪船、貨船等都是;有人力手搖的船,例如獨木船,這種船很少見,現在雖說有,但是幾乎很難找到。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船,例如帆船,它是靠風來航行的。在介紹船的發展的時間,也說到了我們中國的航海的薄弱。例如在排名前十的潛艇中,中國只有一艘,排名還很靠后,這也讓我們意識到了中國的不足。這個講座給我們介紹了很多船舶與海洋的科學知識,也讓我們了解了許多國內外最新的船舶與海洋的科學技術,豐富了我們的知識,增加了我們的見識。我喜歡這樣的講座,也愿意能聆聽到更多這樣的講座。(18屆 黃昊健)
第18周我參加了《船舶與海洋裝備知識》講座。講座中琳瑯滿目的船時刻牽引著我的心,我為我國的科研成果感到驕傲,也為國外各類先進裝備贊嘆不已。在講座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一艘船的誕生是多么來之不易,而它的消亡又讓我深感惋惜。老師給我們看了10大海洋事故,我想:為什么我們不能避免事故呢?我以后一定要開發出一種船,在海上遇到障礙物會自動避開,還能預報天氣,預測自然災害。我還要研發出很強大的戰艦,強大我國的軍事力量,不受外辱。但這一切的要求,就是淵博的知識,所以,讓我們為了各自的理想而努力吧!(18屆 黃驥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