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教師]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蔡立志博士
[講座時間]2012年12月5日下午13:00-14:00
[講座地點]第一報告廳
[講座簡介]
誘惑了夏娃,砸醒了牛頓,兩個蘋果為人類開啟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門。在品嘗喬布斯創造第三個蘋果味道的同時,讓我們一起探索未知而充滿誘惑的世界,尋求那神秘的第四個蘋果……
[聽后感]
參加了這次生動的講座,我體會到了我們偉大的喬幫主創業的艱辛和困難,了解到了他在創業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及成功和失敗。同時也遺憾地看到了中國企業缺乏創新能力的現狀。感受到了喬幫主執著追求夢想,面對困難,堅持不懈并百折不撓的優秀品質。真切的體會到了一個人的成功必定是經歷了千千萬萬次的失敗,在創新精神的推動下,向著正確的方向,應用正確的方法,堅持不懈,百折不撓地進行不斷的嘗試,最終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和成功。(15屆 唐睿杰)
我很榮幸參加了這個講座。這次的講座開始先講述了前兩個蘋果的故事:1.關于亞當和夏娃的故事2.牛頓和蘋果的故事,先讓我們回顧了前兩個蘋果又為第三個蘋果做了鋪墊。接下來講了蘋果公司的酸甜苦辣,這里讓人聽得很投入,接下來我對這個講座的感受是:很吸引人,很有趣,讓人長見識。我的感受是:蘋果等企業是有創新的精神的,別的都只能跟著他的節奏走,老師講的蘋果是在中國福爾康生產的,但是生產后利潤進入美國,無讓去留在了中國,不由讓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我們是否了解了創新的重要。所以我們也應向老師對我們的期望——“找到第四個蘋果”那樣充滿創新。(15屆 林承璋)
本周,我參加了《品味蘋果——科技創新的反思》講座,讓我了解了蘋果——這是舉世矚目的科技公司——的創業歷史和理念,以及它的各種創意理念和先進的高科技產品。給我們開展講座的蔡老師十分用心,制作了精美的PPT,圖文并茂,通俗易懂,讓我們很直觀地了解他所講述的內容。他還找了不少有趣的視頻,用詼諧的方式既讓我們掌握了信息、學習了知識,又放松了我們的神經。這次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十分受用。以前玩著iPad和iPhone就以為了解蘋果的我,現在才明白,“蘋果”所擁有的遠不止這些,“蘋果”不僅是“蘋果”,它是一種文化、一種理想、一種信念。“蘋果”不只是喬布斯的,也是全世界的。(15屆 張馨元)
聽了這次講座,使得我對于蘋果公司做了一次重新的認識,并使得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它。這次講座引發了我對蘋果公司的各種情感上的思索:在平日里創下比美國國庫儲存的美金還多的利潤的這樣一個公司,怎會在各種方面惹出如此大的禍害?各類重金屬被排放到河流里,“富士康”的員工個個十分疲憊,就連喬布斯在生前做得最好的一個方面“牽著別人的鼻子走”如今也被改寫成了“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如今的“ipad mini”就是根據這種“理念”所創造的。現在,第三個蘋果已經被拋棄,我們也要開始尋找第四個蘋果。(15屆 楊睿韜)
這周,我聽了《品味蘋果——科技創新的反思》講座,講座分為關于蘋果公司的“酸”、“甜”、“苦”、“辣”。
甜——喜悅。這部分寫了蘋果集團的年銷售量的巨額,甚至比美國的國庫都多,這也同時讓我羨慕不已,老師也給我們看來幾段視頻,同時突出了蘋果的優越性。
酸——辛酸。創始人喬布斯他曾一度離開蘋果,只不過又被連人帶新公司又買了回來而已。聽到這兒我也不禁忍俊不禁了。
苦——堅苦。蘋果其實也只是近幾年非常好,以前,它也發行過許多產品,要不就是不貴,要不就是性能不佳,最后也報廢在了垃圾堆里。我也為之可惜了一把。
辣——衰弱。喬布斯死后,蘋果也漸漸衰退了。我也同時希望能有一個人能夠代替喬布斯的位置,當好蘋果的“幫主”,帶領蘋果走向新的高潮。
亞當,偷吃了蘋果因而獲得了智慧;牛頓,因發現蘋果掉落想到了萬有引力;喬布斯,因為夢想創建了“蘋果”公司......
我引用一句講座老師的話:讓我們抓緊時間,去撿起那第四個“蘋果”,共同再創新的奇跡。(15屆 余喆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