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會得到兩份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訴,你將會被分掉一半憂愁。”分享,是一種美麗的行為,無論你與他人分享的是快樂或是痛苦,是歡笑或是眼淚。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兩個人非常饑餓,找不到食物,于是上帝給他們一筐魚和一桿魚竿,兩人一人分得魚,一個人分得魚竿,結果得到魚的人在把魚吃完后死了,另一個人在離海還有幾步遠的時候也餓死了,真的很替他們惋惜,為什么他們不知道分享呢,分享足以讓他們活下來。
一個小小的蘋果,只要你將它分成幾塊,分給你的小伙伴吃,這時你就會得到了快樂;當你的作品得到了名次,讓大家都看到了你的作品,這時你的臉上一定是帶著微笑的;當你種的花開花啦,路過的人就會聞到這股花香,這時你一樣會很開心。
這就是——分享。記得日本森村誠一說過:“幸福越是與人分享,它的價值便越會增加。”所以說,“分”的人就是幸福的, 因為他實現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享”的人是快樂的,因為他感受到了真愛和友誼。
分享,是一種快樂。《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處,減三分讓人嘗,這里就是讓我們要學會分享,窄處留一步與人行,他過去你也可以過去;滋味減三分讓人嘗,香甜留于你也留于人,何樂而不為呢?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他人獲得芬芳的同時,你也可以收獲快樂與幸福。
分享,是一種幸運。孤寂人生,誰來聆聽你心中的清音?放眼未來,誰來領略你眼中的精彩?山青青,水盈盈,彈一曲《高山流水》,震徹群山,激揚層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俞伯牙與鐘子期,便有幸共同分享這份相遇相知的情。
分享,也是一種智慧。明朝時期,朱棣曾六派鄭和下西洋,訪問了三十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給他們帶去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特色,并同他們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系,得到了它們的尊重和認可。那些國家紛紛奉明朝為天朝,每年按時進貢,使明朝越來越富裕。朱棣運用成功的外交手段,讓周邊國家分享了明朝的強大與繁榮,使朱棣在當時成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君主。正因為朱棣懂得分享,才為明朝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分享,更是一種對情操的陶冶。古時,陶弘景就與謝靈運分享了“曉霧將歇”,“沉鱗競躍”的山中美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樣磅礴的氣勢,也正是李白在與他人分享這天之絕色。如果美單單只存在于世,而無人欣賞無人分享,那將會如枯萎的花,一瓣一瓣凋謝,落了一地的哀傷。分享美的一切,便是對生活的信仰,對心靈的洗禮,對境界的提升。
分享是一種博愛的心境,學會分享,就學會了生活;分享是一種思想的深度,深思的同時,你分享了朋友的痛苦;分享是一種生活的信念,學會了分享,也明白了存在的意義。生命,因分享而充實,因分享而快樂,因分享而更加多姿多彩!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