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華育中學代表隊在DI創新思維中國區總決賽中榮獲第一名和特別獎,這之間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以下文章節選自DI競賽官網的一篇相關報道。
華育中學葫蘆車神隊此行戰績彪炳,不僅在此次團體挑戰賽“技術類挑戰題- 終極目標”中奪得全國初中組一等獎,還在即時挑戰賽中斬獲第一名。好成績的背后,與臨場的處境不變、顧全大局不無關系。這次,最讓帶隊老師吳蕓感慨的是,在突發情況下,學生們的沉著冷靜善于應對,“這種成長和鍛煉比成績更讓人覺得珍貴?!?br />
根據項目要求,華育中學葫蘆車神隊需通過一個故事來表現交通問題,并把交通工具當作第一人稱,同時至少要采用三種不同的動力來驅動交通工具的行駛,最終交通工具停在指定區域即有技術加分。讓人頗為抓狂的是,比賽用的10部車中有一部在臨賽前5分發生故障,老師都有一點點著急了。讓她欣慰的一幕出現了——“沒關系,邊比賽邊調試,這部車晚點出場!”隊長張若愚頗有領袖氣質。
為了營造“奪寶”的故事,同學們還在劇情設計中充分發揮了各個隊員的特長。小蔣是校園里的溜溜球達人,一個搖籃式的單擺運動的“炫技”,讓觀賞指數蹭蹭地直往上躥。這還沒完,被大家親熱地喚為“小胖”的一名隊友還配合著溜溜球的表演拉奏小提琴曲。全程伴奏并不稀奇,球動音樂響,效果就出來了!尤其是搖籃式的單擺運動時,《搖籃曲》登場了。
吳蕓老師認為,大多數的科技競賽都是單打獨斗,機械電子類的設計制作都相對直白,而DI的團體挑戰賽的魅力更講究團隊合作和配合?!拔覀兊?名隊員來自不同的班級,從10月份組隊一路磨合參賽至今,他們成了很好的朋友,而隊員們動手能力、合作、全局觀和臨場應變的提升,不僅賽出了成績,也讓他們收獲了快樂。這種快樂與個人競賽相比,應該是翻了7倍的吧?!?br />
談及臨場應變能力,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的帶隊老師彭禹也有話要說。此次該校在“科技類挑戰題-隱形訪客”中也斬獲了高中組一等獎,但比賽中的驚心動魄依然讓人記憶猶新——最重要的道具之一“鼓風機”居然現場罷工!但現場表演的同學卻懂得臨場發揮即興臺詞:“計劃失敗,第二次實施計劃開始!”看似在與觀眾交流,其實是在為團隊現場解決問題爭取時間。
“用幽默化解一時的驚慌和抓狂,通過現場應變爭取時間,這種臨場應變讓我們感到孩子們的成長?!迸碛碣澰S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