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傳承讓我們這個優秀的民主積累了許多善良的傳統美德,教會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深刻道理。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助人為樂是快樂之本。
助人為樂是一種值得弘揚的美德,是一種時代精神的所在,任何年代任何時刻,助人為樂者的善舉都能讓人如沐春風。助人為樂,就是盡己所能,關心他人,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積極主動地伸出援助之手,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以助人為己任,以幫助他們為快樂之本。
然而,在當今這個生產力飛速發展的年代,物質文明與日俱增,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助人為樂”這道關乎于精神層面的試題,卻讓很多人交了白卷。同學們,試問,在教室里看到同學掉在地上的課本,你會不會覺得事不關己走過路過呢?進入圖書館看到身后有同學,你會給他留著門等他一同進入嗎?同學生病缺了課程,你是不是愿意把自己的筆記與他共享呢?當班級的活動缺乏人手,你會主動擔當傾盡全力嗎?答案多半并不樂觀,因為我們覺得這要耽誤自己的時間,這會影響自己前進的步伐……所以伸出去的手又猶猶豫豫的縮了回來,于是,人與人之間多了些許隔膜,多了一絲陌生。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用發現的眼睛,從抗洪救災的民眾、扶弱助殘的義工、希望工程的捐獻者、世博會志愿者們的精神中汲取養分,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培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時時處處,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動幫助他人,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相信那一聲輕輕的道謝,我們快樂的心扉便回隨之開啟,我們定可以聽到花開的聲音。助人,是一個本能的善舉,是一次心靈的成長,更是一種人格的健全。讓助人為樂成為一種生活常態成為快樂的源泉。
讓助人成為快樂之本,是從小處能見大,可從淡處看精神:幫助同學解開一道難題,協助老師傳遞一個信息;生病的室友有人及時去問候,缺少的課程會有共享的筆記幫你補齊;走廊上,教室內,操場邊,校園里,助人為樂的每一個點滴,都將印在你我的記憶里,讓我們用行動踐行精神,讓快樂傳遞在每一個華育學子的心底。
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每一次助人,必將為完善自己的人格添上濃重的一筆。讓我們一起從今天做起,拿出“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豪情,為班級,為學校,為社會,盡一點我們自己的綿薄之力,唱響助人為樂為快樂之本的主題。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艱辛若干年后我們將帶著華育人“樂于助人,樂于奉獻”的高尚品質和健全的人格,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精神脊梁。助人為樂,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