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幾乎一生都在閱讀。幾乎一生,都在從閱讀中獲取最新的知識。有學問的人的人生,是閱讀的人生,而他們,也因此懂得閱讀人生。
現代文有四種,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散文。人生亦是如此。
一個人經歷的諸多事情是記敘文。就如同天下文章有喜有悲一樣,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但總有一些人或事對我們影響重大,他們是人生記敘文中的要素;總有一條路是要貫穿一生的,那是人生的線索;我們的名字與頭銜是標題,指明了作者想表達什么,寄托什么,而我們又代表了什么;而事情的細枝末節是修辭與描寫,理解了它們,我們才會留下更多的美好回憶;事后的總結是中心思想,雖然常常是空話套話,卻總有些道理蘊藏在里面。
一個人的學識是說明文。閱讀時是枯燥的,學完后方才知道大有用處。
學習要有學科和特點,正如說明文有說明對象;學到的知識需要自己歸納總結,或用列數字,舉例子,列圖表,作比較;且為人治學講究嚴謹認真,要像說明文一樣科學,準確,嚴密。
議論文出現在我們面臨選擇之時。作出任何一個選擇都需說服自己放棄另一個選項。我們需要一個論點,還需要正面的理由——當然,反面論證也可以——更需要一些文筆渲染與邏輯思考。只有這樣,做出的選擇才是有依據的。
散文多是人生的所見所想。文辭優美,哲思深厚,引人入勝。散文凝結作者的思想與情感,故最難讀透,不過一旦理解,便猶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幡然醒悟。
人生就是幾篇文章,讀懂,讀透,理解,醒悟。懂得閱讀現代文,便懂得閱讀人生。
(指導教師:戴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