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日,“365杯”第26屆上海市中學生作文競賽頒獎大會在華東師范大學禮堂舉行。大會向500多名學生頒發了作文競賽的一、二、三等獎。
上海市中學生作文競賽是上海唯一獲得官方競賽編號的作文賽事。比賽歷經預賽、初賽、復賽、口語交際比賽等環節,全上海數十萬學生參與了作文競賽的活動。預賽的主題是討論禮儀。在大部分同學都強調禮儀的重要的時候,也有同學更深刻地指出:西方禮儀的輸入,一方面簡化了中華繁瑣的禮儀形式,使其更適應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沖擊了本土文化,使很多應該有的禮節開始消失,并形象地把它比作“筷子”碰到了“叉子”。
頒獎大會的主題是“魅力上海,我心飛揚”。之前,承辦作文競賽的《中文自修》雜志在網上發布了一份有關上海的調查問卷,一些數據非常發人深省。比如,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同學表示已經不會說上海話;在上海小吃中,大名鼎鼎的老城隍廟五香豆只有4.9%的同學喜歡,連傳統“四大金剛”中的大餅油條,也只有不到一成的同學喜歡。在上海的建筑中,同學們喜歡的是西式小洋樓和石庫門,而對自己居住的新型住宅區只有7.7%的同學表示喜歡。超過一半的同學覺得,在上海接受教育的核心優勢是“擁有國際視野”;大部分同學認為,上海最主要的魅力體現在“多元和包容”。當我們把“食物安全”和“交通順暢”“文化繁榮”“住房寬敞”“街道靚麗”放在一起時,“食物安全”成了同學們的首選。《中文自修》主編王意如教授說,這些數據既可喜也可憂,我們舉行這樣的主題活動,正是希望同學們關注自己所生活的這所城市,體會上海的城市精神。正如調查中所表現的,上海的魅力不在于高樓大廈,不在于車水馬龍,也不在于繁華的商業街和高檔的娛樂場所,而在于它的海納百川。上海的莘莘學子,需要的就是這樣的胸懷。
在本次作文競賽中,華育中學榮獲作文競賽優秀組織獎(全上海共十所學校),學生獲獎如下:一等獎:13屆(5)班 楊雪寅 13屆(4)班 朱海云 13屆(1)班 王軼昳;二等獎:13屆(7)班 張天儀 14屆(1)班 魏洵婧 15屆(8)班 蔡一 15屆(4)班 仲佳琪;三等獎:16屆(1)班 劉道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