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感恩。
什么是感恩?“感恩”可指對人所施的恩惠,慈愛或幫助而在心思、語言或行為上表示感激,例如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或親人的關懷之恩等,做出感謝的表現。“感恩”二字在中文中非常有意義和啟發性。首先這兩個字下邊都有一個“心”字,說明感恩乃是出自內心深處的感受,并用語言或行為來加以表明,此外“恩”字是“心”加上“恩”表示心思的焦點集中在某事物的“因由”,有飲水思源之意。因此,當我們常存“思源”之心,便會常常為自己獲得的而感恩。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能懂得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勞動,尊重創造。懷著感恩的心,楊振寧教授懷著感恩的心,深情地說:說我母親除了養育我,除了教了我三千個字,還使得我了解到有堅強意志的信念,是有無比的力量的。而正是這力量使自己走向成功。牛頓也曾經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這些偉大的科學家,每一個都對自己的成就避而不談,而是感激著前輩、他人。這正是有著崇高靈魂的體現。生活中,現在的我們也許并不能像他們那樣做出杰出的貢獻,但是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會讓生活變得更美好,讓心靈更充實。當我們每天享受家里美味的晚餐,我們應感謝我們的母親;當我們接過老師辛勤批改的作業,我們應感謝老師;當我們跌倒時被同學扶起,我們應感謝同學;遷入新居時,我們應該感謝那些建筑工人;走入美麗的校園,我們應該感謝種花的校工叔叔;嘗到鮮美的草莓時,我們應該感謝勤勞的農民……好多好多,心懷感恩、懂得感恩,會讓我們重新看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心里洋溢著溫暖之前。
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不是單純的忍耐和承受,而是以一種寬容的心態積極勇敢的面對人生,最溫暖的日子來自寒冷,最溫暖其實是對寒冷的一種諒解,一種感恩中的感動。一個人要學會感恩,對生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心才能真正快樂。一個人沒有感恩,心就全部都是空的。“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恩”,這些都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澤萬里。感恩可以是非常巨大,也可以十分微小。它可以是一個微笑,一聲感謝,一句祝福,一朵鮮花。
感恩者或許做得很少,遠不及“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但被感恩者得到的激勵卻很多。感恩者學會了幫助和感恩,被感恩者得到感謝后繼續幫助和感恩,世間才會充滿愛和溫暖。
同學們,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面向世界吧!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對待生活吧!只要我們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充滿希望與熱情。我們的社會就會少一些指責和推諉;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少一些爭吵與冷漠,多一些和諧與溫暖;少一些欺瞞與渙散,多一些真誠與團結……
感恩,其實就在身邊。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