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來自初一4班的仲佳琪。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丹心碧血為人民——游龍華烈士陵園有感。2013年3月13日,我校初一年級的同學們在龍華烈士陵園上了一堂莊重的團課。當我們走入那扇江澤民主席親筆題寫的龍華烈士陵園大門時,一股凜然之氣撲面而來,天空陰沉沉的,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把烈士陵園洗濯得更加圣潔,路兩旁的青松翠柏為莊嚴地陵園平添了一份肅穆。滿懷著崇敬之情,我們排隊踏入紀念館參觀。同學們認真觀看了通過多媒體場景表現(xiàn)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盡管僅有短短的幾分鐘,但大家無不被上海工人高度的政治覺悟以及在兇殘的敵人面前所表現(xiàn)出來的大無畏精神所感動。各個展廳中還將烈士們的個人事跡一一陳列。他們當中有為了革命毅然把孩子入育嬰堂的革命夫婦,也有在國家建設中為科學事業(yè)而獻身的著名科學家彭加木,更有因追擊歹徒而用自己的摩托車撞擊敵人卡車而壯烈犧牲的人民警察……先烈們有著不同的年齡、出生,但他們的相同之處莫過于都擁有共產黨員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
而館外的廣場上也樹立著各種各樣充滿力量美的雕塑,通過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生動而真實的展現(xiàn)了烈士們?yōu)楦锩聵I(yè)不畏犧牲不懼強權大無畏的革命氣概。
參觀之行固然是短暫的,但它給我們的影響卻很深遠。也許,記憶會隨著時間的逝去慢慢被沖淡,但人們絕不會忘記的是他們的理想、信念以及那大義凜然的氣概!也許戰(zhàn)爭的硝煙已離我們這群在溫室下成長的少年遠去,但革命烈士們的精神卻烙在了我們心靈深處。
21世紀的今天,我們生活在烈士留下的綠蔭下,享受著無比幸福的時光。但我們不該忘卻,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開創(chuàng)了我們民族的千秋大業(yè)。因此我們更要懷著對革命先烈的感恩之情,好好珍惜革命先烈以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換來的美好生活,繼承先烈的遺志,走一條輝煌的人生之路。正如團章上所說“共青團是黨的后備軍,成為共青團員說明你是位優(yōu)秀的青年,加入共青團,讓你更有組織性、紀律性。”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作為入團積極分子的我將立下高遠之志,并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盡可能的為班級,為家人,為社會服務。明確自身的奮斗目標,且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此乃志向;談吐文明舉止高雅,尊敬師長友愛同學,這是素養(yǎng);同學缺課借其補齊筆記,班級大掃除熱心參加,學校活動積極報名為班級榮譽做貢獻,這便是服務。
從龍華烈士陵園回來后,同學們紛紛表示,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要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如那些革命先烈們一般為大我而犧牲小我之利益,朝著心中理想堅持不懈的前進。方志敏曾說過:“我能舍棄一切,但是不能舍棄黨,舍棄階級,舍棄革命事業(yè)。我有一天生命,我就應該為它工作一天。”我們身處不同年代,但他乃至所有先烈們服務與堅持的精神是我們所需要的,也唯有持之以恒,高標準、嚴要求,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團員,時時準備接受共青團的考驗。
時光漫漫,許多往事都會如同過眼浮云,稍縱即逝,但參觀烈士陵園所激發(fā)出來的堅定信念,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