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感動的校班會
16屆8班 吳宗泰
“感動中國”是以評選出當年度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為主打內容的欄目,每個人物身上都有一種讓觀眾感到心靈震撼的精神力量。今天校班會上,我們觀看了這個節目。
一個人,年輕時再怎么輝煌,終究會老去。而在彌留之際,依然在自己的崗位上堅持工作的人,并不常見。中國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領域著名專家林俊德,為我國核試驗作出了驚人的貢獻。從我國第一次成功進行核試驗以來,他參與完成了所有中國的核試驗。美國蘇聯壟斷核武器的時代,正因為他和無數科學家的努力,才有今天中國軍事與航天技術的蓬勃發展!
2012年5月4日,75歲高齡的林俊德在解放軍總醫院被確診為患膽管癌晚期,當時他正在接手一項大型科研項目,為了不耽誤工作,他堅決不肯化療。2012年5月23日,林俊德的病情突然惡化,從北京轉入西安唐都醫院,但為了能夠更好地工作,他不愿進重癥監護室,只住進了普通病房。5月30日,林俊德的病情又一次惡化了,醫生建議立即手術,不然性命難保了。而他又拒絕了。此時此刻,他在與死神爭分奪秒地賽跑。5月31日,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依然堅持坐著工作,因為他說“躺下的是病人,坐著的是正常人”。在連續坐著工作十幾個小時后,接近昏迷的林老終于答應休息一會兒。他躺著,在妻子的呼喚下,安然地走了。林俊德毅然決然地放棄了最后的生存希望,把自己生命中最后的時間投入在工作當中。同學們看完了節目,眼圈都紅了。
是啊,命運是無法改變的,生老病死誰都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用行動報答親人,多為他人想想。我們雖然不一定能像林老一樣對中國作出如此大的貢獻,但還是可以從小事做起,向那感動中國的人物學習!
愛·信念·力量
15屆2班 黃小桐
2013年2月21日下午,校會課上華育中學全體師生觀看了央視“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的視頻片段。伴隨著每一位獲獎者的事跡介紹,同學們都被一種無聲的精神力量感動著,震撼著。
林俊德,中國工程院院士、總裝備部研究員,他為了中國核事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后,為了整理和移交畢生的核試驗技術資料,他拒絕手術和化療,異常冷靜坦然地與死神爭奪時間。極度虛弱的林院士在別人的攙扶下繼續工作,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雖然他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林院士用信念撐起了生命尊嚴的精神將鼓勵著我們應該擁有堅定的信念和意志,為國家的富強而讀書。
比起林俊德院士,語文老師陳斌強的事跡則向我們彰顯了人性的光輝。五年來,他為了方便照顧,每天用一根布帶“綁著”老年癡呆的母親上下班:一天只睡六七個小時,細致周到地照顧著母親的吃喝拉撒,用一顆最樸實感人的孝心回報著母親對自己的辛苦養育。看著陳老師孝敬母親的畫面,我不禁反省:正處叛逆期的我們,在和長輩親人頂嘴時有沒有想過長輩們為我們的付出,給我們的愛?百善孝為先,讓我們學會體諒體貼自己的家人長輩,盡己所能孝敬父母親人。
片段的最后一位“偉人”是12歲的廣西女孩何玥。她患了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當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三個月時,她毅然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何玥在病痛中依然不忘善濟他人,她的善良和愛心深深感動了所有人。我們熱淚盈眶的同時,也被她的精神感召著,引領著,在內心種下了一顆愛的種子。因為愛可以溫暖世界,照亮人間。
感動中國,啟迪我們。
有了信念,愛和善的力量,我們一定能融化所有的冰霜,讓世界充滿溫暖和光明。
感動中國 愛暖人間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14屆2班 李岳璉
2013年2月22日星期五,下午最后一節班會課上,全校各班在教室內觀看了2012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使班里不少同學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同時也在我們的心里播下了愛的種子。因為有愛,所以感動。短片中那三位偉大的人物:林俊德有著對工作的熱愛,在自己的崗位上帶病工作到最后一刻;陳斌強有著對母親的熱愛,時時刻刻照顧著患有老年癡呆的母親;何月有著對生命的熱愛,自己被腦瘤奪去了年輕的生命,卻通過捐獻器官使其他身患絕癥的人重獲新生……沒錯,因為有愛。各種不同的卻真摯的愛,為我們的世界送來一片美好,撐起一片藍天。愛暖人間,怎能不叫人感動呢?
幸福的我們學習生活在溫馨的華育校園里,我們也要把愛傳遞下去,奉獻下去。讓我們把愛的陽光灑滿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愛溫暖每個人的心。讓愛暖華育,愛暖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