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9日閉幕的2013-14 DI創新思維亞太區北京國際邀請賽中,華育中學代表隊在初中組C題“藝術家作”中斬獲一等獎、即時挑戰賽第一名,獲得了參加DI全球總決賽的資格。
DI是英文“Destination ImagiNation”的縮寫,原意是“目的地想象”, 這是一項國際性的旨在培養青少年實際創新能力的教育項目。項目的形式有很多種,包括各年齡段的競賽,訓練營及培訓課程。全球總決賽是DI全年最大的活動,每年5月下旬在美國田納西州立大學舉辦。DI主要是通過團隊合作創造性的解決各種挑戰。這一過程,培養青少年科學創新思維,提高實際動手創新能力。在此過程中不斷挖掘青少年不為自己所知的潛能,最終讓參與人員更加了解自我、發現自我,找到自己的與眾不同。
我們DI七人小組(宋魯聞宇、魏名湖、毛衣月、金震鴻、崔紫云、張佳澈、周書涵)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吳蕓老師和馬超然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們在團隊中收獲頗豐:
團隊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七人小組的“非梵隊”是憑借著團隊力量一路走來的,相處的時間匯成了真摯的情感,完善作品的過程讓我們一直在進步,我們共同創意、一起制作、投入表演,我們在創作中收獲友誼、歡樂、激情和感動。
學會堅強:“感冒了也堅持訓練,有事盡量DI為重”!我們堅持著走到今天,因為DI是我們共同的夢想,即使追夢路上會有荊棘,我們也能將其化成生機的藤蔓,使之散發馥郁芬芳,讓堅強滲透到我們每一位隊員的心間。
學會合作:懂得協同合作,“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之處,我們在團隊中學會聆聽其他隊員的意見,不急于批評,在別人的想法中汲取營養,換位思考,多角度分析,充分發揮各自特長,激活各自能量。優秀的作品往往是集思廣益得來的。
動手創新:DI讓我們懂得了科學創新思維,大膽創意、活躍思維、挖掘潛能、著手實施,這些都滲透到我們每位隊員心中,我們在創意思想地指引下增強了動手能力。創意,讓我們為這個團隊注入新鮮的血液;動手,則使我們的創意以“非梵”的作品呈現出來。
每一次DI挑戰都將深深鐫刻在我們的記憶中。DI讓我們收獲!DI見證我們成長!
藝術類挑戰題“藝術家作”要求參賽隊調研一些藝術作品,這些藝術作品的作者必須出生在與團隊所代表不 同的國家,還要用舞臺表演方式呈現一段連環漫畫,其元素則要來自參賽隊自選的這件藝術作品。相對來說,表演、幽默并不是中國學生的強項,因此,在這樣的題 型上敢于嘗試和突破自我,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博物館入夜,畫作《向日葵》上的向日葵精靈惡作劇地扯下了《自畫像》梵高的耳朵,一場“星空”下的 “追耳行動”開始了。來自華育中學的“非梵隊”今年參加的就是藝術類“藝術家作”挑戰題。拉丁舞、現場剪紙、用剪裁好的彩色絲襪、做好的網線方格,以馬賽 克形式組合成梵高的一只“新耳朵”,取名“巨耳”,在向裁判和觀眾打出新奇字幕方面,“非梵隊”也給出了十足驚喜。藝術、科技和動手的結合,加上夸張逗趣 的表演,“非梵隊”引得現場觀摩的觀眾捧腹大笑。
----摘自《青年報》青年報記者 劉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