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題目】英語中的外來詞
【主講教師】吳敏
【針對年級】預初
【上課地點】預初(3)班教室
【講座簡介】
外來語borrowedwords是英語詞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英語的“外來”詞匯主要有3個來源:凱爾特語、拉丁語和斯堪的納維亞語。根據其同化程度和借用方式的不同,英語詞匯的外來語可以分為以下四類:同化詞Denizens,非同化詞Aliens,譯借詞Translation-loans,借義詞Semantic-loans。
外來語borrowed words是英語詞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Encyclopedia Americana中有這樣一句話:“The English language has vast debts. In any dictionary some 80% of the entries are borrowed.”(1980Vol.10,p.423).這句話表明英語詞匯中有大量的外來語,它從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語種中都引進了詞匯。導致這種現象是有很多歷史和現實原因的,如羅馬入侵,基督教的引入,殖民擴張和文化交融等等。


【聽后感】
周二,我參加了《英語中的外來詞》講座,從講座里我學到了許多英語中的外來詞,了解到了外來詞的分類。老師從古代英語講到現代英語,告訴我們英語的單詞增加很快與外來詞有關,這些詞來自不同的國家。最后有一個分組猜單詞意思的活動,我了解了很多中文譯過去的單詞,也發現中文譯過去的單詞數量之龐大,我覺得這個活動很有趣。聽完本次講座,我的收獲很大,他增加了我的詞匯量,并使我對英語產生了興趣,是一次很有意義的講座。 (17屆7班楊嘉騏)
16周,全校進行了講座活動。我選擇的講座是“英語中的外來詞”。上課之前,老師先考驗了一下我們對一些新鮮事的了解程度:最近,牛津字典新加入了哪幾個中文的外來詞?有趣的是,新加入的兩個詞是“土豪”和“大媽”!之后,我們便開始了課程。
老師介紹了四中英語中外來詞類型:(一)同化詞(Denizens),指的是較早被吸收,現在已被英語完全同化的外來詞,它們已完全遵循英語本族詞的發音和拼寫規則。如來自拉丁語cuppa的cup,來自法語changier的change等。只有語言學專家才能認出它們的“娘家”。(二)非同化詞(Aliens),指的是還保留原有發音和拼寫規則的外來詞,它們一般很容易從字面識別出來,如來自漢語的kowtow (磕頭),來自法語的résumé(簡歷)等。(三)譯借詞(Translation-loans),指的是根據原語言詞匯或短語的構成方式,用英語進行模仿翻譯過來的外來詞。其中有的是根據意思進行翻譯的,有的是根據聲音進行翻譯的,前者如來自漢語hǎo jiǔ méi jiàn的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來自拉丁語Lingua materna的mother tongue(母語),后者如來自俄語kyrak的kulak(富農),來自拉丁語cetel的kettle(壺)等。(四)借義詞(Semantic-loans),指的是英語本族詞匯中吸收了其它語言意思的那部分單詞,即只借義,不借形。如Pioneer原義表示“工兵”,后來在美語中表示“拓荒者”,又吸收了俄語“少先隊員”的意思。再如dumb在原英語中只表示“啞的,寡言的”,后來吸收了德語dumn的意思“愚蠢的,笨的”等。之后,我們開始了“猜詞游戲”,有趣極了!這節講座課讓我了解了許多英語中的外來詞,也體驗到了其中的樂趣。 (17屆7班高晨昊)
周二,我參加了“英語中的外來詞”講座,內容令我十分喜歡。我本身就喜歡英語,所以就選擇了這個講座。一開始,老師向我們介紹了英語中的外來詞的分類。了解了一些最基礎的知識后,我們就來“初試身手”,老師讓我們分成兩組來猜外來詞是來自哪個國家的。從中我了解到了許多關于來自國家的知識。英語中的外來詞有來自德國、意大利、挪威、俄羅斯、荷蘭等國家,我頓時大開眼界:原來英語中有那么多詞是來自不同國家的呀!接著,我們又進行了中文的猜單詞(猜中文到英語中的意思)有一些是直接根據拼音的,如:typhoon(臺風)。有一些需要動動腦筋,如:kumquat(金橘)。我還了解到了一些英語中有一些詞的另外意思,例如dream,它原本是表示美好、歡樂,現在卻表示夢想。 總而言之,我在這次講座中收獲很多,了解到許多英語中的外來詞。 (17屆7班 邵一帆)
周二,我很榮幸地參與聽講了“英語中的外來詞”講座。我以前偶爾也會聽到一些外來詞的字眼,但并不理解是什么,所以,我才對這個講座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講座課上,老師先為我們介紹了英語中外來詞的種類,有同化詞(Denizens),非同化詞(Aliens),譯借詞(Translation-loans)和借義詞(Semantic-loans)。課堂中,我們學習了來自各種語言的豐富的外來詞,更好地了解了語言本身的內涵與奇妙,同時也擴充了知識面,學到了許多知識,我感到非常充實和滿足! (17屆7班 涂雯欣)
2013年12月17日,我有幸參加了《英語中的外來詞》這一講座,在吳老師的課中,我了解了許多有關英語中的外來詞的知識。外來詞分為四種,分別是:同化詞、非同化詞、譯借詞、借義詞。這些詞也來自不同國家。例如:有來自意大利的spaghetti(意大利面);有來自日本的tatami(榻榻米)、sashimi(生魚片);還有來自我們中國的 Confucious(孔夫子)fengshui(風水)和Taoteching(《道德經》)……總之,通過這次講座課,我感受到了英語的魅力所在,也知道了學習英語是那樣得有趣。現在,越來越多的中文演變為外來詞,就在前幾天,tuhao(土豪)dama(大媽)也變成了外來詞。讓我們了解更多知識,在快樂中學習英語吧! (17屆7班 周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