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很高興能在這樣一個場合,和大家分享一些上周五聽了陳老師的西藏支教報告后我的一些小小感受。去年有緣和一些老師同去西藏旅行,那兒的美景正如陳老師所展示的那樣,也讓我至今久久不能忘懷。連綿巍峨的雪山上倒映著白云的影子,無垠的草原里有伏坐的馬兒和牛羊。湖水晶瑩碧藍如天賜的寶石,五色的經幡在山頂飄蕩。在西藏看到了平生最好最闊大的天空、山水和星河燦爛,也第一次這樣接近天地,只覺得天地間自己如何渺小、微不足道。
曾聽說過山里的人物資匱乏,但當陳老師用生動的圖片為我們展示薩迦縣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日常時,我還是被震撼了。我們的壓力大多只是學業的壓力,但來自生活的壓力才是最沉重的。而令我難忘和感動的卻是藏區孩子們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那清澈、明亮、專注的眼神。
我有時會和學生們說,常言人生而平等,但是人又生而不平等。我們生來便有著幸福無憂的生活條件,享受著優質豐富的教育資源,也許很少想象過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沒有這么幸運,無法擁有像我們這樣的起點。如果我們能用這筆愛心基金為西藏的孩子們做一些生活上的改變,哪怕非常微小,我認為也是很有意義的。因為教育是立國之本,孩子是一個地方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
但也許也有同學會問,我們所能為他們做的,依然很渺小。為什么還要去做這樣一件事情?
因為它是一種可貴的開始。
一個人的成長不僅取決于他的知識水平,更取決于他的眼界和氣度。當我們跨出既定原有的生活范疇,望見生活以外的生活,開始明白自己能夠、可以為他人帶來的好的影響,開始有了利他意識,那么我們便真正開始成長了。人有了悲憫之心、同情之心,他的世界之門便打開了。
來自華育的你們將來會是社會的棟梁之才,各個領域的制高點上,都會有華育學子的身影。盡管你們現在仍身處象牙塔中,但毋庸置疑的是,你們的身上,承擔著對于未來社會與國家的責任。老師想告訴你們的是,你們將要安身立命的社會,它絕對不是一個僅僅遵從“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的社會,它期待著人和人之間的信任、關愛、理解和幫助。一個只懂得追求個人權益最大化的所謂“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也許能夠獲得眼前的財富,但精神層面上他一定是貧乏的、不完整的、孤獨的,也是走不長遠的。因為人生在世,可以有所作為的事還有很多很多。今天的華育少年們給山里的孩子捐一份心意、寫一封信,利用課余時間拜訪敬老院、福利院、陽光之家,你們的力量也許并不能夠帶給他們切實的改變,但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收獲了震撼和感動,你們一定為他們帶去了微小的快樂,你們還似乎掀起了那個更為廣大、底層的生活的一角。如果將這種視角帶入到今后的成長中,老師非常期待你們將來在這個社會中所散發的光和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一個開始關注弱勢群體的社會,一定是一個有希望的社會。
也有一些同學有些疑慮地在隨筆里表達這樣的思考,老師,在一個連老奶奶都不敢扶的輿論環境里,我還怎么幫助別人,我應該怎么做?我想說的是,為什么重建社會的信任體系不能從我們這一代開始?我們做我們認為問心無愧的事。
世界很大,我們都是渺小的人。但我期盼我們渺小的心里,有天地星辰,有慈悲的愛。我希望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能夠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社會上升通道,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我希望同學們能夠伸出手來,帶給身邊人力所能及的幫助;我更希望每一個站立著的華育學子,將來用你們的知識、能力、視野、愛心與責任感,承擔起作為一個社會人的責任,為社會的道德進步與均衡發展帶來可以期許的、溫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