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 華服霓裳——影視劇中的古代服飾欣賞
[主講教師] 沈夢怡
[針對年級] 初一
[開設時間] 第八周周二15:05-16:15
[開設地點] 初一(4)班教室
[講座簡介]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歷經幾千年的滄桑變化,形成了源遠流長的文化體系。中國傳統服飾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乃至人類社會創造的寶貴財富。而服裝是影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服裝設計不僅能帶來唯美的視覺體驗,更能從中窺探出中國博大精深的服飾文化。就讓我們穿梭于影視劇中,領略服飾之美吧!
一、美學的奠定——漢朝服飾欣賞
二、改變與影響——清民服飾欣賞
三、詩意的江湖——劇中古代服飾創新
四、天雷滾滾吐槽無力——失敗與反思


[聽后感]
衣料柔軟厚重,繁復的花紋深深淺淺地延展,華麗而寬大的衣裳隨風揚起,這是我之前對于中國古代服飾淺薄的印象。而在聽了我們可愛的沈老師的講座之后,我發現中國古代服飾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完全不只有我之前想象地那么單薄,它甚至是中華文明的一大體現。老師的講解讓我明白了一些中國傳統服飾的基本樣式和它們對中華文明美學的奠定作用以及中華文明對周邊文明影響的體現,而且賦予了它們一種才情和婉約,無論是古樸簡單的秦漢時期還是較為華麗開放的唐朝,還有融合改變的清朝旗袍,都是一種清麗雅致的美,卻美得驚心動魄。而后老師向我們展示了各種古裝劇劇照,有些別出心裁的創新使人眼前一亮,對于氣氛和人物性格都有很微妙的烘托作用。(16屆5班 錢清正)
周二,我選擇聆聽了沈夢怡老師的講座。時間雖只有短短的一個小時,但我的收獲卻頗多。沈老師介紹了美學的奠定——漢朝服飾欣賞,改變與影響——清明服飾欣賞,詩意的江湖——劇中古代服飾創新,天雷滾滾吐槽無力——失敗與反思。和我們肌膚接觸最為親密的莫過于自己的衣服了。早期人類把衣服作為一種御寒、遮羞、裝飾的工具,僅僅是以毛皮圍系于下腹部。而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服飾也不僅僅是一種工具那么簡單了,從某種角度上看,服飾就如同歷史的一面鏡子,它所展現的不僅是款式花色的形式美,更是透視出人類社會、民族風情、時代氛圍以及人物個體的內在含義。講座很精彩,給了我很大的啟迪。(16屆5班 劉語霖)
四月一日下午,我去聽了由沈老師開設的《華服霓裳——影視劇中的古代服飾欣賞講座》。雖說這個講座講的主要為中國古代女子的服飾,但我還是受益匪淺。沈老師通過講解我國歷朝歷代的服飾,向我們展現了博大精深的漢服文化以及服飾與歷史之間的微妙關系。聽講過后,我感觸頗多。古人的服裝雖然十分艷麗,可那繁瑣的穿衣過程以及沉重的配飾卻牢牢地束縛住了人們,使得無數男女都得不到自由。這也是中華民族在清末被外國人壓著打的原因之一??!有時,一些裝束往往會成為一種控制百姓的手段,例如滿洲人的薙發令。這個講座對我而言實在是有著極大的影響,令我開始更加關注漢服這一中華民族的瑰寶。 (16屆5班 蔡宗潤)
我衷心的覺得這是一個好講座。首先,將影視作品和古代的服飾結合在一起是一個非常吸引眼球的課題。更加不易的是,通過每朝的服飾和歷史,甚至是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民風結合起來,從而使講座有意義且有深度。其次,講座中涉及的許多電視劇及電影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在講解的過程中常能聽到同學們此起彼伏“哦哦”的聲音。用這一些電視劇來講解那一些遙遠的時代,確實能夠引起同學們的興趣。而且,講解本場講座的沈老師也非常適時地在講座的最后,讓我們熟悉了古代服飾之后,放入了一些設計不科學的服裝。一陣一陣的笑聲,給這一場講座增添了不少幽默成分,讓講座在笑聲中結束。(16屆5班 肖舒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