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 從零歲到一百歲的閱讀——繪本的多種可能性
[主講教師] 張燕
[針對年級] 預初
[開設時間] 第八周周二15:05-16:15
[開設地點] 公共教室A205
[講座簡介]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相信嗎?世界上有一種書,它可以從零歲讀到一百歲,它可以是牙牙學語的孩子最好的玩具,它也可以是白發蒼蒼老人吐露的最真哲語……它也許沒有一個字,卻讓你遨游想象的天地,它也許幾幅畫,就讓你感受超現實畫家的風格。當然,也許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一顆幸福的種子,讓你快樂美好地成長。不敢相信有這樣的書嗎?那就請參加我們的講座——繪本的多種可能性,親眼見證!


[聽后感]
周二,我參加了張燕老師的講座:《從零歲到一百歲的閱讀——繪本的多種可能性》。在此之前,我從未接觸過“繪本”這個詞。現在,我明白了繪本其實就是有圖、有文字。在講座里,老師當場展示了幾本繪本,向我們講述了不同類型的繪本。有科學類,啟蒙類,歷史類等等。其中,我印象較深刻的有《鐵絲網上的小花》。《鐵絲網上的小花》主要講述的是發生在二戰時期的關于猶太集中營的故事,一位善良的小姑娘為集中營里的人送去食物,使他們存活。然而,小姑娘卻死了。但是,她是化身成了象征著希望的紅色小花,留在人間。我感觸頗深。在那個戰火硝煙到處彌漫的時代,依然有著善良的人,仍然有著希望,讓我感動。尤其是故事的結尾,并不是悲劇,而是留給人們以希望。這本繪本通過圖案,配合著文字,向人們傳遞著要表達的意思。 (17屆3班 周家宜)
繪本,通俗地說就是文字加圖片,其中圖片占大多數。眾所周知,文字的渲染力比不過圖片。比如,與其大費周章的描寫戰爭如何慘,不如一張圖。所以,繪本就出現了!課上,老師給我們看了許多繪本,如很有想象力的《點點點》、有科普性的《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語氣輕松、幽默風趣的《鼠小弟的小背心》等等,都是很精彩的繪本!總之這是一場非常精彩的講座!她向我展示了繪本的精彩多樣、美倫美奐、寓教于樂!(17屆3班 朱晟杰)
周二我參加了《從零歲到一百歲的閱讀》——繪本的多種可能性的講座,感觸很深。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的閱讀中絕大部分都已經是純文本形式的,只有在小時候,由于受到識字的限制,可能看的大部分都是圖畫形式的連環畫。聽了這次講座以后,讓我的思路一下子打開,原來繪本形式的閱讀更加能夠吸引人們的意力,更加能夠引人深思,更加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記憶也更加的深刻,形式也更加的豐富多彩。的確,對我們感興趣的閱讀,我們會主動地花更多時間,而對于我們不感興趣的閱讀,往往就不愿意去花時間,但是如果是繪本形式的閱讀,可能我們也會嘗試一點一點地去接納。所以,或許今后我會更加有意識地去接納形式多樣的繪本。對于這次講座,讓我受益非淺,接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很多生活日常的知識,希望今后能夠有機會參加更多的這種講座。(17屆3班 鄭嘉聞)
從講座中,我了解到繪本最值得強調的就是它的文學性和藝術性。而繪本中的文字非常少,但正因為少,對作者的要求更高:它必須精練,用簡短的文字構筑出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必須風趣活潑,符合男女老少的語言習慣。因此,繪本的作者往往對文字和圖片仔細推敲。值得一說的是圖,繪本利用圖講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屬于高雅層次、僅供少數人欣賞的繪畫藝術帶到了大眾面前。繪本中要讀的絕不僅僅是文字,而是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進而欣賞繪畫。老師告訴我,在繪本中,每一頁圖畫要講究繪畫的技法和風格,同時也要講究圖的精美和細節,這是一種獨創性的藝術。可以說,好的繪本都堪稱藝術精品。講座的最后,老師給我們欣賞了一些知名《鐵絲網上的小花》,《是誰嗯嗯在我頭上》等。讓我直觀地看到了各式各樣的繪本類型。(17屆3班 周啟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