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的一本書《冒煙的書包》,并不是給我感觸最深或是教會我最多道理的書。再加上書中大多數情節都過于虛幻離現實太遠。但是,當我津津有味地翻完書的最后一頁,我便深知這本書中的故事里我們并不遙遠。
先來講講書的主角,金子光 - 一個調皮的小男生。在他身上,我找到了許多與自己相似的特質:想象力豐富,大膽,好動,粗心等等。因此,在品讀書中情節時,我與書本之間不知不覺產生了共鳴,甚至將金子光看作了自己。言歸正傳,讓我們來看看金子光都遭遇過那些奇事吧!
(1)“星期八”與“魔法世界”
鑒于這兩個故事都與時間有關,我便把它倆放一塊講了。“星期八”其實是一位古怪老爺爺發放給班級里同學的胸牌,只要長按正面便能進入想象事件中。同時,“魔法世界”是金子光爸爸送給他的一塊“魔法表”,每天都會有一秒作為“魔法時間”。在這一秒鐘,金子光進入魔法空間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
那么,有什么不同之處呢?“星期八”只能使用一次,而“魔法空間”則是每天一次。在星期八中,同學們個個都實現了夢想:與小貝踢足球,只身環游世界等。而金子光卻利用“魔法時間”做了許多違反校規的事:午休踢足球,數學課考試作弊并乘地鐵請同學去吃肯德基。因此,兩件魔法器物帶來的影響也不相同:“星期八”讓同學滿足的愿望并懂得珍惜時間,而“魔法時間”卻讓金子光成績一落千丈。那么,為什么會這樣呢?
之前說過,“星期八”只能使用一次,所以同學們會去做對自己有很大意義,夢寐以求的事。這樣,同學們不僅懂得了時間的寶貴性,更懂得了合理利用時間,朝自己的理想邁進,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而對于“魔法時間”,金子光卻運用其為所欲為,做了許多作為學生不該做的事,最后自己沒撈到好處,成績反倒一落千丈。由此想想,用“魔法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該有多好。當然,我并不是說每個人都不能有自己想象的美妙世界,我只是覺得,如果人們真能掌控時間,便不要荒廢它。請用時間做合理的,做對自己或他人有利的事情吧!
(2)“雙面媽媽”
說完對時間的安排,我再來講講金子光的媽媽。當今,青春期的學生們對于家長躲躲避避的,總要看父母的臉色行事。金子光也不例外。這不,最近他便發現,本身和自己最親的媽媽好像變了個人似的,對他時好時壞。一會兒噓寒問暖,喂吃喂喝,一會兒又因為一道作業本上的計算題錯誤大發雷霆。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認為,其實金子光的媽媽沒變,在日常生活對金子光關愛如故,但是對于孩子的學習,她有些過于嚴苛。畢竟嗎,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家孩子能爭氣。媽媽對于自己學習的過分關注,著實讓金子光緊張不已。然而,在爸爸對媽媽的一次調解后,金子光的媽媽又變成了以前情緒穩定的母親。
因此,我覺得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意見不同是常有的事。尤其是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們。這時的我們應該試著多與父母溝通,想起闡述自己的觀點。多讓父母了解自己,讓他們變成自己的“好知己”。
怎么樣,有沒有在金子光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是的,《冒煙的書包》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奇幻美妙的故事情節以及切合自己的事件經歷,還有那一個個值得我思考的故事結局。作為一本青少年讀物,《冒煙的書包》讓我學會了許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