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 數學建模初步
[主講教師] 張軍杰
[針對年級] 初二
[開設時間] 第7周周二15:05-16:15
[開設地點] 初二4班教室
[講座簡介] 無論是數學研究,還是數學學習,其目的之一是將數學運用于社會,服務于社會。而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是通過數學模型這個橋梁來實現的。
[聽后感]
第7周周二,我參加了由張老師主講的數學建模初步講座,帶給了我不少的觸動。 講座首先從一個有趣的問題引出:樹上有十只鳥,槍打死一只,還剩多少只?這個簡單的問題一出來,便引起了我們的笑聲,但張老師把這個問題細化,用數學建模的方式把這道題嚴謹而科學地進行了討論,讓我們第一次感受到建模的魅力。隨后,我們瀏覽了有關建模的概要和歷史。講座的剩下時間,我們一起用建模的方式解決了許多數學問題,諸如:包湯圓,消防演習,交通信號燈,這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在進行了建模處理后,都成為了完全量化的可控的數學模型,樂趣無窮。這次講座告訴了我們學習數學的價值與意義,讓我們看到書本上一個個公式,一個個定理與我們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也提高了我們處理生活中各種問題的能力,意義很大。(16屆 呂一龍)
我在第七周周二參加了“數學建模初步講座”。在這次講座中,張老師為我們介紹了數學法時建模問題,包括建模的概念意義和實際應用。在講座中張老師給我們舉了幾個具體的例子,包括包湯圓,解決道路的擁擠和火災的疏散等。張老師重點講得是包湯圓的例子:一份皮包一份餡,包的湯圓是正常大小的,現在有一百份湯圓皮包一百四十份餡,那么湯圓應該包得大還是小些?起初幾個同學都說應該包大些,并說明了理由,隨后張老師用嚴格的推理證明了應該包大點。時間在一個又一個生動的例子中過去了,一堂課下來,我們這些同學也對建模有了初步的了解。(16屆 劉宇恒)
數學建模,以及它的源頭數學,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有些神秘感的事物。于是懷著這樣的心情,我走進了“數學建模初步”這個講座的教室。不過,張軍杰老師很細致的給我們講解了有關于數學建模初步的許多內容,并且以很出名的“開槍打死一只鳥”為例,生動而又不失幽默的語言使得我漸漸沉浸其中。走出教室,我覺得我對于數學,又有了新的看法。(16屆 王逸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