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 西方文化禁忌和禮儀
[主講教師] 鄧蓓靜
[針對年級] 預初
[開設時間] 第7周周二15:05-16:15
[開設地點] 預初8班教室
[講座簡介] 西方文化中的禁忌和一些基本禮儀對東方人來說是陌生的:為什么英美國家忌諱數字13和黑貓?英美國家有什么迷信?想要更好地融入英美國家的生活,了解這些知識是十分必要的。Do as Romans do(入鄉隨俗)!
[聽后感]
聽了《西方文化禁忌和禮儀》的講座,印象很深刻。比如:西方非常禁忌13這個數字,在室內也不能打開雨傘,這兩點和我國一樣,只是原因有所不同。沒想到中西方距離遙遠,有些禁忌卻會神奇的相似。另外,關于西餐用餐禮儀,也是既有趣又實用。之前,我和家人一起出國旅行,看見西餐的許多刀叉用具,我還真的是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感覺無從下手。在這次的講座里老師進行了一些初步的介紹,比如表示用餐完畢,刀叉也有專門的擺放方法。這讓我覺得很有意思,我覺得用餐禮儀,包括飲酒禮儀都是很值得自己去進一步了解的。我覺得這個講座讓我開闊了眼界,還是挺有意思的,希望能聽到更多好的講座。(18屆 施凱悅)
說起西方文化,實在是個太大的題目。而這次講座中,老師特別向我們介紹了西方文化中的精髓之一——英國文化。作為老牌的“日不落帝國”,英國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有偉大的文學家-----莎士比亞、簡奧斯丁,寫出了《哈姆雷特》《傲慢與偏見》這樣的名著;有宏偉的建筑文化------標志性的倫敦橋,大笨鐘舉世無雙;也有優雅的時尚文化------媽媽阿姨們爭相購買的burberry包包和圍巾。而作為一個“小吃貨”,最讓我關注的卻是老師著重介紹的以英國為例的西方美食文化以及讓我有所思考的西方餐飲禮儀和禁忌。聽老師講完這么多的禮儀和規矩。回想起我以前自己在中國餐廳里的一些情狀,我不禁有點臉紅。這個講座讓我明白了這樣的道理:如果在每一天的每一餐中,我們都能時刻做到注重禮儀,那么通過潛移默化、循序漸進,最終就能做到內在修養的真正提升。在中西禮儀文化日趨融合的今天,我們借鑒西方禮儀,不是要僅僅借鑒它的形式,而更應當借鑒其內在本質。只有這樣,最后,我們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才能使我們中華民族的禮儀行于世界。(18屆 黃思嘉)
第七周周二我參加了《西方文化禁忌和禮儀》講座,從中,我了解到了許多關于西方文化的禁忌和禮儀,像是:他們很忌諱“13”這個數字,因為猶大是最后的晚餐中的第13個人;他們認為紅色的蜘蛛會帶來好運;他們很忌諱送花時送雙數枝花;他們很忌諱在送錢包之類的東西時,里面沒有任何東西;吃飯時用的刀叉有很大講究等等,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為了幫助我們了解西方文化的禁忌,還給我們看了一個小故事,讓我們來糾正故事中主人公的錯誤,老師還給我們看了幾段關于用餐禮儀的視頻,課堂氣氛十分活躍。(18屆 錢樂軒)